东南大学

2006-06-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热点报道:走近九龙湖校区

    摘要:(上接46版)系查看个人情况是否属实,是否曾有不良记录等状况。而且一旦发现工作人员有异常举动,立即开除。  最后,宋处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报道:走近九龙湖校区

   期次:第1000期   








(上接46版)系查看个人情况是否属实,是否曾有不良记录等状况。而且一旦发现工作人员有异常举动,立即开除。
  最后,宋处长告诉大家,学校将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所有师生的安全问题。目前,保卫处已和当地的公安、政府、居民进行了沟通,以确保广大师生入住九龙湖校区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已派出保安在九龙湖校区值勤,对九龙湖校区的车辆、人员、道路等问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宋处长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多关注保卫处对一些惯用诈骗、盗窃手法的宣传。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和老师、同学以及校方联系,不要擅做主张。无论在哪里,自己拥有安全防护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拥有一个美丽、安全、稳定的新校区。
  (二)新校区网络建设
 当今社会是一个咨询发展极为快速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搬至九龙湖新校区的校园网络问题成为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此,我们特别采访了校网络中心的有关负责人。
  有关老师介绍,新校区设备选型最终确定的是思科设备,此项投资约为700万人民币,在综合布线方面投入约1600万人民币,包括其他设备等,校方预计总投资将超过3000万人民币,建立万兆核心校园网。新校区的网络布线将包括教学区和宿舍区。所有的宿舍将全部开通网线,本科生和硕士生宿舍在这方面将没有区别。但目前宿舍区的网络运营是由校方进行还是走社会化运营的模式,尚未确定。不过校方保证给学生最优惠的条件。关于九龙湖校区无线上网的问题,网络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校园规划的重点还是在有线上网方面,但无线网络将会逐渐建立并完善,覆盖区域会比本部更大,可能包括会议室、实验室等公共区域。而关于新校区的上网模式,负责人表示和目前不会有太大变化,依然要使用网卡。
  目前,新校区的网络建设还在进行中,但可以确保在人员正式入住前开通,并且网络中心目前在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实施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校园网络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比目前更好、更快、安全性更高的校园网。最后,校园网络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网络中心的所有人员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服务,也希望大家对他们的工作多些理解和支持。
  (三)新校区图书馆
  搬迁九龙湖校区,大家非常关心身边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信息资源的获取,可以说,在新校区,图书馆与校园网络将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主要途径。为此,我们采访了图书馆的顾建新馆长。
  顾馆长告诉我们,图书馆早在3、4月份左右就成立了搬迁小组。九龙湖校区图书馆占地将有5.3万平方米,而目前浦口与本部加起来才1.6万平方米,可以说能充分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当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工作量也会增大,压力也大,但大家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
  搬至九龙湖,新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将秉承“建设有特色、开放式、数字化、研究型的国内一流的图书馆”的目标,做到不仅图书馆馆藏量大、网络数字化、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密切联系外,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创建环境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图书馆。
  图书馆具体搬迁基本上要等新图建成才可以进行。新图主体将于9月30日竣工。基本上一建完,就开始搬迁,预计11月份基本完成。入冬时期,图书馆将全面开放。在此期间,将有3个月左右的过渡期。在此过渡期内,图书馆将在教学楼里设立临时图书馆流通部门,开放10万册图书,进行临时借还和图书委托借阅,保证图书流通畅通,方便同学们尽可能借到所需图书。
  顾馆长还指出,暑假期间,浦口图书馆图书将全部捆扎,不再流通,全部搬迁九龙湖;本部的图书,2000年之后购买的将会搬过去;还有丁家桥一部分人文社科类图书将搬至新校区图书馆。在搬迁中,他们还将针对院系、专业有针对性的调拨图书。在图书采购上,他告诉我们,学校近几年来大力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类书籍,目前人文社科类图书采购达到40%。除图书采购外,学校还大力购买相关数据图书资源,争取满足大家的需求,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另外,新图书馆在内部结构布置上,理论上不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览区域的划分,尽可能维护公平,但会视具体情况再定。
  (四)新校区校园广播
  新校区在创建校园文化方面,将继续保留浦口校区的传统,校园广播。对于习惯本部无广播生活的学生而言,他们有些疑问。为此,我们采访了宣传部副部长陆海。
  陆部长告诉我们,九龙湖新校区将建设数字化广播系统。保留校园广播,一方面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营建生机活泼的校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留我校的传统,在浦口校区以前有广播站,是个很出色的团体;另外校园广播有着很重要的功能,如发布校园指令、各类新闻广播、通知广播,甚至紧急事件广播如消防广播等,还可以调节校园学习氛围,如我们每天在一定时间播放校园背景音乐,音乐打铃,让大家也活跃一下,轻松一下。
  新校区实行数字化广播系统,实施网络监控,可以全天24小时自动播放。特定节目可以提前录制,音量内容都可监控。同学不必担心广播吵,学生宿舍都不安装广播系统,只在校园外围环境安装。全校将设立100多个分区,分区广播。
        答疑篇
  除对以上问题的具体回答外,在我们的调查过程,还有许多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和看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了解,在此给大家一些适当的回应。
  学:请问新校区学生居住条件是什么样?
  学生住宿条件将有提高。本科和硕士都是四人一间,四合院式,都朝南,内有卫生间,洗浴配置热水器,饮用也将配置专用热水器,学校将不再另行设立锅炉房。住宿费不超过研究生现有标准1200元。
  学:为什么不将新校区设在大学城(其他高校都这样)?
  我校没有盲目像其他高校一样选择仙林大学城、方山大学城或浦口大学城,与我们学校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背景有关。我校新校区位于江宁开发区,周围有许多知名的企业(如福特汽车厂,南瑞,同仁医院等),是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区域,一方面,周围企业多,利于我们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与企业合作交流,给同学的实践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面,同仁医院可为医学的同学创造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从这些方面看,周围的环境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此外,校方认为大学城是具有季节性的,到寒暑假便是座空城,减少了浓郁的氛围,而我校周围有居民区和公司,不会成为空城。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将所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办学主体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生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
  学:九龙湖选址有什么意义?
  首先,四牌楼发展空间受到约束,八十年代,时任校长韦钰提出到浦口去发展。浦口校区的建立为东南大学腾出空间发展教学发展科研,学校从教育型转化为教研型,当时学校排名也保持在第九名左右。到2000后,我校四校合并,一校多区格局明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校六区对学科交融不利。九龙湖面积200亩,有了湖,有了灵气,希望新百年能在这里发展更好。其次,历史情节,抗日战争前夕,国立中央大学当时就决定选址在九龙湖附近。
  学:在九龙湖新校区怎样体现东大精神?
  东大精神在本部以大礼堂、六朝松等为体现。同样东大的精髓在九龙湖新校区的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新校区的建筑设计秉承理性和实用的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缺少以人为本的精神,然而在建筑特色上却不乏韵味:如建筑楼顶颜色,不同功用的建筑基调不同。学生宿舍楼顶以绿色为主,象征着青春活力;教学楼、办公楼则是灰色顶基调,象征着严肃庄重。再者,开挖出来的200亩人工湖也是一大亮景,九龙湖附近有九龙塔,九层,相当于北大的未名塔,而人文学院即位于湖畔,体现了人文的气息。进入新校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应该是那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集中体现了对学术的重视。更为特别的是从规划图中看图书馆外围却是个似圆而非圆的形状,此点恰从某方面体现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的校训。
        结束语
  研究生记者团关于“走近九龙湖校区”的热点报道进行了半个月的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写稿、编辑等一系列活动,包括对学生的调查、采访,对有关校领导、老师的采访。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研工部王部长的帮忙,校报老师的支持,全体组员的努力,使得本期热点能如约见报,不负我们和大家的约定。但是我们深知,我们的调查还不够完整,有些问题反应也不够具体、深入,但是全组成员都全力以赴。就搬迁同学有关就业的问题我们未能反映,因为目前毕业办公室的相关政策正在出台之中,希望谅解。就搬迁同学提出的导师与学生交流困难的问题,有关院系已制定导师定期去九龙湖坐班的规定,有一定的OFFICETIME,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可与导师、院系老师商榷。最后,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感谢大家的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