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笔者对东欧五国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审美考察。
从华沙新城穿过,便见五步一雕像,七步一教堂。进入原样重建的老城,见城堡王宫教堂参差错落,城市天际线十分优美。华沙老城的重建,不追新,不摆阔,着意在于完整体现历史文脉,为世界人士称道,198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克拉科夫是波兰唯一二战中幸免于难的城市,197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审美高潮在于瓦维尔城堡及其周边。瓦维尔城堡内,教堂外穹隆顶以纯金装饰,教堂前,大片草坂随形高低,与金碧辉煌的教堂形成极美的色彩对比;草冈下,森林茂密,森林里散落着波兰数学家巴拿赫等文化名人青铜雕像,形成既疏朗自然、又文化氛围浓郁的市民休闲空间。老城市民广场正中,矗立着波兰浪漫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青铜雕像,一旁横卧着现代青铜雕塑“哭泣的头颅”;市民广场四周,各式建筑或高耸,或横铺,古风盎然。以瓦维尔城堡为高潮的克拉科夫之美,使此城被评为全世界12座美丽城市之一。
弗罗茨瓦夫百年厅系德意志帝国为纪念莱比锡战争百年而建。其圆形大厅居中高耸,四周平顶建筑参差跌落,外造型简洁中有错动变化,代表了20世纪初刚刚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难能在于:今人只保存原貌,不强加其任何惑众炫目的装饰。
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审美高潮选起,1992年整体列入世遗。第一高潮是冈上布拉格城堡,用围墙将圣维特大教堂、圣乔治教堂与旧皇宫联成整体。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925年,初为罗马式穹隆顶建筑,1344年起改建为哥特式,1929年完工,前后长逾千年。其长60米,宽12米,哥德式双尖塔达97米,高大宏伟。南立面大门上方有金色马赛克画“最后的审判”,塔顶有文艺复兴样式的钟楼和大钟;西立面有原石雕刻的圆形玫瑰窗、透视门及门楣浮雕“耶稣受难”故事画(图1);北立面、东立面则尖顶如林,高触苍穹:面面造型不同,面面可观。教堂内,巨石垒叠起一座座飞拱、一丛丛束柱,与一面面美轮美奂的玻璃窗画凸显出哥特风。旧皇宫内墙纯然石构,不加装饰,一片本色。第二高潮是查理大桥。此桥宽如通衢,桥上游人如潮,桥栏杆上矗立着一座座高大峻拔的圣者青铜雕像与石雕像。往桥这端看,教堂丛丛簇簇色彩丰富;往桥那端看,教堂钟楼高高低低剪影优美(图2);往桥下看,汤汤河水粼粼发光,分水坝将河水分流成有急有缓的股股束束;两岸小楼隐现于绿树丛中,360度全景成画。第三高潮则是老城广场,周边建筑风格多样,有:哥特式泰恩教堂、市政厅天文钟塔等。
捷克克鲁姆洛夫为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仿佛河中一粒宝石,完整保存了中世纪至18世纪的风貌,199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比较布拉格城堡的皇家气派,克鲁姆洛夫古堡作为捷克第二大古堡,依山冈,傍水边,外观古朴,市民在河中泛舟嬉戏,充满世俗情调;河边建筑随地势上下,小商店栉比鳞次,与古堡隔河相望。
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地区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会大厦面向多瑙河,四座哥特式尖顶簇拥拜占庭式穹隆顶成中央建筑,向左右展开哥特式拜占庭式两翼,庄严宏大,四面可观,诚为欧洲国会大厦第一。草坪上有青铜人物骑马座像,广场对面有新古典主义杰出建筑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大厦周边,建筑庄严辉煌又尺度宜人,纪念柱、名人塑像等隐现于绿树丛中,将周边营造成若干可观赏可静坐的小型休闲空间,建筑天际线优美,空间分割丰富,文化气息浓郁。夜幕笼罩之下,国会大厦、城堡山、马加什教堂等全都成了熠熠放光的金矿,链子桥等多座桥梁则成为串串璀璨的明珠,道道闪光的横线与众多飞升的直线、与教堂山、城堡山(图2)、国会大厦的大体量交织,多瑙河夜色美不胜收。
从哈尔施塔特到达特施泰因约80公里沿湖地区是奥地利度假区,76个湖泊清流见底,与阿尔卑斯山相映生辉,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出境阿尔卑斯山便迎面扑来,大巴载我们在座座青山、粼粼湖水、茸茸草地、丛丛别墅间穿行,轻快地滑行到了哈尔施塔特镇。此镇房屋或依山,或傍湖,高低错落,式式不同却无一屋不是鲜花摇曳,愈衬出湖水如丝绸般光滑,青山如寿者般静穆,山景湖景,处处入画。我们在游人稍少的圣沃夫冈镇登游船,到湖中心全景观照湖光山色,点点飞帆,艘艘游艇,愈衬出山之岚、水之绿。山与水,何处不有?这里妙就妙在:既富足,又山宁水清,本色自然,全无造作。萨尔茨堡因城堡和莫扎特故乡得名。作为度假区终点,这里兼得水之灵山之绿,建筑造型变化而又大气,莫扎特广场上莫扎特青铜立像、指挥家卡拉扬故居卡拉扬塑像等,使城市充满艺术气息,加上花卉密集甚有布置意匠的米拉贝尔花园,使此城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867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促成了奥匈帝国的诞生,奥匈帝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帝国,首都维也纳成为欧洲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美泉宫是奥匈帝国时期的夏宫,初为巴洛克建筑,后加罗可可装饰,比无忧宫平面宽广,内部装饰不觉错杂繁冗。面对皇室画像及其起居室、宴会厅等,对王朝兴衰和家族变故感慨系之。宫之后花园甚广,有喷泉,有雕塑,比无忧宫花园布置紧凑见人工意匠。1996年,美泉宫与花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维也纳博物馆区是欧洲最大的博物馆区、世界十大文化区域之一,总面积6万平方米,按1至16标号,有: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Museum),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与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隔广场相望,广场上有青铜人物骑马群像;列奥波多博物馆,藏席勒作品甚丰;维也纳分离派博物馆,藏克里姆特和席勒等人作品。笔者两次进入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观展六个小时。其内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豪华宫殿,内设“维也纳装饰艺术及雕塑馆”“埃及和近东馆”“希腊罗马馆”“绘画馆”等,展厅重重复重重,使人如入迷宫,看到拉斐尔《圣母》、鲁本斯《自画像》)、布歇《蓬巴杜夫人》、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等许多名作。比较无忧宫、美泉宫展览中的主人生活气息,霍夫堡皇宫作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宫苑,许多房间成为卖场,“茜茜公主起居用品艺术品展览”中,衣裙、照片、雕像……今人意匠和宫殿旧物掺杂,不如原貌原物展出高雅。2001年,维也纳历史中心区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此行东欧,共观赏世遗11项。论人力之伟,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可称第一;论重视天工,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至达特施泰最可称道:其始曲哈尔施塔特镇将湖山优势用绝,途中处处入画,尾声萨尔茨堡则因莫扎特平添光辉。若言小城小镇,克拉科夫瓦维尔城堡因森林绿坡得势,捷克克鲁姆洛夫既得冈之势,又得水之环,实在美到了极致!若言城内大型文化区域,维也纳博物馆区是大手笔,不独各馆收藏值得仔细盘桓研究,那一馆一馆,建筑样式都是经典,聚集而成强大气场;匈牙利国会大厦之价值,不仅在于大厦自身白天气象宏伟,夜晚美如皇冠,更在于大厦及博物馆周边空间环境:开敞处有大型雕塑、纪念柱而不觉空旷,密集处因喷泉、绿树、名人雕像错综其间而不觉闭塞,城市天际线优美,空间分割丰富,市民休闲地充裕,文化气息浓郁。东欧人屡世经营城市文化靓点,精心营造宜人城市,以大型公共空间彰显一城、一国之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营造出许多市民生息和游客盘桓的小型公共空间,值得国人借鉴。至于华沙,固非文物只是复建,今人却如穿行于旧日华沙,历史文脉得到完整再现,则不独值得国人深思,尤当引发国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