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9-12-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古琴基地揭牌暨“古琴艺术的当代传承”专题研讨成功举办

   期次:第1413期   





  (上接一版)表达了通过基地建设推进美育工作的美好愿景。学生代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大学生艺术团桐心琴社社长钱宇同学发言,表示非常珍惜学校为同学们提供深入了解和学习古琴这门高雅艺术的机会,立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东南大学校友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校友王继文先生为古琴基地发展做专项捐赠。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芮振华代表学校,与王继文互换捐赠牌和捐赠证书。
  箫韶遗韵,东南风雅,出席仪式的古琴名家精彩呈现“‘齐梁流韵’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吴钊、龚一、刘善教、王永昌、朱晞、马维衡、王建欣、李凤云、戴微、朱默涵、徐君跃、郭平、成红雨、赵烨等老师精湛演绎《神人畅》《忆故人》《平沙落雁》《长江天际流》等十三首作品,带大家领略古琴艺术的魅力。萧韶文脉,余音不绝,在绕梁弦声中,古琴音乐的深沉古老与伟大活力充分体现。
  下午两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古琴汇报演出”(工作坊)在古琴基地进行,六名代表古琴传承基地的学生们作学习汇报。与会专家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亲切点评和指导,从方法、技巧、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对同学们的古琴学习提出宝贵建议。
  随后,“古琴艺术的当代传承”专题研讨会热烈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教授和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王建欣教授共同主持。与会专家们围绕古琴艺术当代传承的核心问题和古琴基地未来的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提出了从原则高度到实施办法等诸多意见和建议。
  东南大学与古琴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1917年,古琴大师王燕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演奏古琴,开启了古琴进入高等学府之先河。此后,王燕卿先生在学校梅庵园传授琴艺,创设了“梅庵琴派”。
  近年来,东南大学为普及、弘扬古琴文化作出了诸多努力。2018年,由党委宣传部统筹,艺术指导中心牵头,协同各相关单位积极申报,东南大学最终成功入选教育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成为第一个古琴传承基地。
  学校通过文化建设专项对基地建设予以大力支持,建成了极富古典韵味的古琴传习室,并尝试开设了《古琴文化讲习》等相关选修课,吸引了上百名学生报名。学校还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合作共建学习项目,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古琴、学习古琴。这些有利举措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创新了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吕卫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