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4-09-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远自迩探数海“怪”师悉心育英才

—记东南大学教学卓越奖获得者、数学学院潮小李教授

   期次:第1528期   作者:彭雨瑶  王小瑄



他的课,总是不到一秒钟就被抢完;同学们不愿意推荐他的课, 原因竟是怕选课时人气太高抢不到……当我们谈论起这些“不可思议”, 赞叹着他是一位宝藏老师的时候,他却害羞地说:“没有这么夸张吧,都是我应该做的。 ”。

 

他叫潮小李, 是东南大学高等数学类课程负责人, 担任数学课程教学工作 28年。 去年,他从众多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获评东南大学教学卓越奖。

 

我这个人有点“怪”

 

“我这个人有点怪。 ”潮小李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年少时,潮小李爱看武侠小说。 “那时看金庸的小说,别人只看小说,我不光看小说,还要看评论,总想着比别人知道得多一点。 ”

 

学生时代,潮小李喜欢打篮球,为了打好篮球, 他专门报班去系统学习篮球的规则、技巧,后来甚至担任起赛事裁判。 “只有充分了解,才能真的打好篮球。 ”

 

有段时间, 潮小李一度对谜语产生了兴趣,为此,他将学校图书馆有关谜语的书都翻了个遍。 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谜语成了他数学课的调味剂。 课间同学们犯困,他的谜语信手拈来,每每抛出谜面,总能激起大家的好奇心, 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也就随之上来了。

 

大部分时候,潮小李都是随性的,但认真起来, 就近乎偏执。 “我就是个 ‘偏执狂’。 ”潮小李调侃道。

 

也正是性格中这份“偏执”,才让他坚持与数学为伍。

 

从入职之初接手小容量班级的数学分析教学,到后来主教吴健雄学院理工实验班的专业数学课,潮小李承担的多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教学难度也不断加大。

 

不仅如此, 他还承担起编写教材的职责。 编写教材有着各种繁琐而严苛的要求:协调不同老师的编写风格、咬文嚼字力求语言上的学术化、 兼顾不同题型的适配难度、 细致入微校对标点符号……

 

尽管工作繁忙, 潮小李仍然琢磨着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他通过日积月累收集了大量经典的、罕见的、优质的题型,致力于打造具有科学性、广覆盖的题库,为教学服务。 “这不是教学任务,也没有额外的报酬,他带着情怀在做这件事情。 ”提起潮小李一直在坚持的题库建设, 同事们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工作近三十载, 潮小李坚守在数学教研岗位上, 他主持的高等数学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为吴健雄学院开设的高等数学分析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所撰写的《工科数学分析》教材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 “日益稀疏的头发见证着我的辛苦。 ”潮小李摸着脑袋笑道。

“让学生吃饱”

 

小时候,饿肚子是常有的事,能吃饱饭对潮小李而言,是莫大的幸福。

 

而今, 在讲台上耕耘数十年, 对待教学,潮小李有着他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教学生,你要让他‘吃饱’,要有足够的东西‘吃’才行。 ”他坦言道,“咱们东大的孩子,都很聪明,也很好学,所以我就想,尽量给大家多讲一些东西,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都有满满的收获。 ”

 

为了让同学们“吃饱”、锻炼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潮小李在课件中增加了大量例题, 在日常教学计划之外进行补充、拓展。

 

课堂上呈现的丰富题型, 全部来自潮小李的日常积累,“现在电子时代, 大家接受信息都很方便, 我们以前遇到没见过的题目,都是拿本子抄写下来,回去后慢慢琢磨,慢慢也就养成习惯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攒题。 ”

 

如今, 潮小李已经攒了一个六百多页的文件, 按照知识点将题目分门别类地整理在册,“学生拿着题目来问, 我就从自己的题库里找出来, 给他们讲完还能再出几个类似的,让同学们透彻地掌握。 ”课后,潮小李会将知识点都贴在课程群中,方便大家复习总结。 他不主张学生一下课立马就写作业,那样大抵有依葫芦画瓢的意味。 在他看来,每个知识点至少要做五十道相关的题目,才能真正“吃透”,他鼓励学生透彻领悟了之后再写题,“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对以后的研究也有好处。 ”

 

不仅如此,在课堂之外,潮小李还为有需要的同学支起了“小灶”。

 

在潮小李的办公室里, 常年都放着几张小桌子。 “以前有个学生,数学不是很好,就经常来我办公室自习, 我们也是各干各的,最后要走之前集中把问题解答一下。 ”潮小李介绍着自习桌的由来。

 

原本, 每周三傍晚是潮小李为学生预留的固定答疑时间, 后来,办公室里自习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 再后来,晚间路过潮小李办公室门口,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办公桌前埋头工作,学生在一旁的桌前学习,师生之间互不打扰,有种天然的默契。 “学生说我这里学习氛围浓郁一点,也方便我答疑。 ”潮小李笑眯眯道。

 

有时潮小李到外地出差,他就挤出时间在在线上为学生们支起“赛博小灶”,保证能够及时给同学们答疑解惑。

 

“这门课的学习为我后来的电路、信号、 模电等课程在微积分等方面都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 同学们从这门课中收益,也打心底里喜欢这门课。

 

多年来,潮小李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承担高等数学分析、微分流形、代数拓扑、子流形几何、几何变分理论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 每学年讲课 272- 320 学时,深受学生喜爱与认可,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江苏省教学名师、 东南大学教学卓越奖等多项奖励。

 

 “小子还行”

 

从懵懂年少到事业有成,“小子还行”是潮小李对自己的评价。

 

上大学之前, 潮小李的英语底子薄,在高考时凭着数学的绝对优势才弥补了短板。

 

适逢国家英语改革, 刚实施四六级考试,入学要进行分班考试。 所幸,经过入学前的全面突击复习, 他考得不错,也因此被分到了“快班”。 这个结果是潮小李始料未及的,尽管心里没底,但面对挑战,他有着力争上游的倔劲,既然这样了,就得全力以赴。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潮小李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过程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那本厚厚的英语书,他总是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怎么就记不住呢……”“这次看 50 页, 下次就看 60 页! ”在懊恼、不甘心的反复交织中,他将教材来来回回翻了无数遍,书口的颜色眼见着愈发深沉。 勤能补拙,他如愿成了班里第一批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这才松了口气,暗自肯定:“小子还行! ”。

 

相比之下, 面对数学, 潮小李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他的数学成绩一向拔尖,是同学们眼里能够轻松驾驭各种题型的 “大神”。 但云淡风轻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加倍努力。 几乎每学期,潮小李就早早开始自学模式,提前学完一整本数学教材。 课余时间, 他常常泡在图书馆里钻研各种题型,遇到解题思路巧妙的题目,就抄进笔记本里珍藏。 日积月累,他将各种题型熟稔于心,翻开笔记本,最初难倒自己的题型也不过尔尔, 为同学们答疑时他更加轻车熟路了,“嘿,小子还行! ”潮小李心里的自信又增加了几分。

 

青年的潮小李,意气风发,渴望在数学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成为一名东大教师后, 潮小李主要研究方向是整体微分几何, 具体从事子流形几何和调和映照理论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 44 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和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 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

 

然而, 数学这条科研路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尽头。 工作二十余年,潮小李逐渐感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铁律似乎不再适用,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科研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以前还能用头发换点成果” 他苦笑着表示, 如今却难以实现自己心中的预期目标。 “当初的小子还行吗? ”

 

尽管有些力不从心, 也曾向自己发出过质疑,但潮小李闲不住,仍然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求索。 “顶人头,做人事”,这句话自潮小李儿时起,母亲就对他反复叮咛。 彷徨过后,母亲的教导再次在耳畔回响,直击潮小李内心,令他振作。 只是不再刻意追求什么的时候,学习就比以前安静、快乐了,这种状态让他自洽。

 

“一件事情交到我手里,就必须尽全力做好。 ”潮小李放下对结果的执念,专注眼前, 又开始新一轮的备课, 撰写新的教案,“喂饱” 新的一批学生……那颗深埋在他心中的种子,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生了根、发了芽,成为他决心坚守下去的准则。

 

人物简介:潮小李,东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东南大学高等数学类课程负责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开放课程 《高等数学》、国家一流课程《高等数学分析》负责人,出版教材《现代极小曲面讲义》《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数学》《工科数学分析》。 202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23 年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

(指导老师:吴涵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