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5-11-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行走西部

    摘要:      自序  暑假刚放,我怀着考试失利后的一颗沉重的心来到江南古城苏州。城墙葛垂,虎丘塔隐入夜空。耳边轻柔、亲切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走西部

陈滢

   期次:第981期   



      自序
  暑假刚放,我怀着考试失利后的一颗沉重的心来到江南古城苏州。城墙葛垂,虎丘塔隐入夜空。耳边轻柔、亲切的吴侬软语,绵软的音乐漫开去,漂浮在那一湾绿水上,更增添了古城的柔韵。小桥流水,亭台水榭,遍布城中,这静谧的城市,令我心中多了些许轻松。莺声燕语听多了,就思念高山流水、江海怒涛的雄浑;色彩在眼前积聚的久了,就会迫使人想看看苍茫的大地、贫瘠的黄土,看看除了这繁华之地的另一番更自然的、更广阔的天地。
  打开地图,看到了辽阔的中国大西北———新疆的大片天然而成、不经人工修饰雕琢的土地。立刻又联想到了两个字———敦煌。余秋雨先生说,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故事、艺术、历史、文化……在敦煌有多少东西可以发掘、探索、传唱!带着梦想,我们出发去敦煌,去新疆。
      西行途中
  夜里,长途跋涉开始。乘火车从上海到敦煌要一天两夜。第一个晚上昏昏然的过去,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车窗外仍然是一片绿色。火车已离开江苏,向西缓缓前进。刺人的阳光射进窗子,使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从南京到新疆,要穿过两个时差段,太阳至晚上九点仍迟迟不落,不肯收回余辉,而早晨六点,天就大亮了。
  密封的车厢内,空调无声的运作,使我丧失了对温度、湿度的感觉。双手支着头,望着窗外大片的绿原,心中涌过一丝孤寂。转眼到了下午,窗外的绿色逐渐少了,远处,开始山峦叠起:我们已经进入甘肃境内。火车似在沿着一条土坡向上爬行,行速也慢了下来,我的耳膜也有了感觉———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已在快速变化。
  夕阳迟迟不肯落下。夜幕降临时,已是十点多钟。我迷迷糊糊地睡去……
      沙山隐泉 敦煌
  车辆行驶在用铜铃状路灯装饰的道路上,窗外的房屋急速向后掠去,抬头望了望湛蓝无云的天空,心便又回归至不久前的宁静。
  从敦煌火车站出来,简单用了中饭,就急匆匆赶往下一站。有道是“不来新疆,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我们行驶在公路上,除了偶尔碰到一两辆车,基本上路两旁看不见一点人烟。土地干燥,茫茫戈壁,乱石遍地,不远处,“盘踞”着一座座黑色的石头山,好像一头头狰狞的巨兽,雄霸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一些骆驼刺艰难的生长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给过往人的眼中投入一点绿色,证明生命仍能在这里存在、延续。不久,戈壁滩变成了沙漠,黑褐色被黄色代替了,有些沙已蔓延到公路上。
  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沙漠、戈壁,目睹它们所带的死亡信息,更感受到水的可贵,有水的地方才能凝结生命啊。敦煌处在唐宋丝绸之路上,原来是漫漫黄沙。我仿佛看见一队骆驼驮着丝绸茶叶,与使者一起,带着友好的祝福问候,艰苦地向西域迈进,进入牛羊遍地,满山遍野响着冬不拉欢快乐曲的地方。看到一朵巨大的沙漠之花艰难却灿烂的盛开,我开始对丝绸与文明的使者产生了敬意。
  我被这大自然的雄奇震慑了,只能怔怔的看着远方,心中一片明净。是的,这里永远没有人类社会中的污染、竞争、残杀。高山旷远,有的只是几百代人对它的崇拜与此刻一个年轻人心中纯净的天空。
  当我收回神思,原来已经到达目的地。迈过一座棕色的门坊,直冲入眼前的又是那摄人心魄的黄色。
  巨大的沙山,绵延数十里。向四周望,沙山的奇伟、非常之观尽收眼底:光与影以最流畅的线条分割着沙地,金黄与褐赭纯净的没有一丝瑕疵。沙山的美就在于此了,线条简明,干净利落,又像一片巨大的金色海洋,沙峰是波浪,气势磅礴。细看那山上的沙浪,时而湍急,时而缓和又趋于平静,轻轻涟漪,动寓于不动之中,妙趣横生。这就不同于草木之山给人的生机,而是肃杀沧桑的景象。
  天气炎热,那份肃杀之气消磨在烈日炙烤中,鞋中确已是灌了好些沙子。
  坐车前行,突然眼前出现一片绿油油的芦苇和一弯明澄的泉水。我的心一荡,视野变的鲜活起来。围泉栽有杨柳,随风竟也摇曳着枝条。一阁、一院,竟也是青墙白瓦,飞檐走角,玲珑婀娜的身姿颇有江南味道。唯有四周沙墙,才让人感觉到这里是西部干旱沙漠。再看那泉,清水充盈,难道漫天黄沙不会把它填平吗?难道多年来它都清澈甘润,给干渴的行路人送上清凉?心中有许多疑问,而那一泓清水笑而不答,默默地倒映着蓝的天,黄的沙,绿的苇。这便是一泉涵盖天地之美、之伟大。
  山,乃鸣沙山;泉,乃月牙泉。
      莫高之韵
  敦煌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加之地势开阔无高屏障,冬季在强大的冷高压控制下,造成干燥寒冷,使得终年处于干旱,形成了典型大陆性气候的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在莫高窟南,由玉门砾岩组成的崖壁上发育大量的风蚀壁龛,月牙泉,便是典型的风蚀洼地。莫高窟处在洪积山上部,吸收三危山区和大泉河汇集的雨洪,垂直入渗补给。
  车一路开过去,身后飞扬起干燥的黄土。远处垂直的山壁上已有密密麻麻的石窟。本以为那里藏匿着彩绘、佛像,一问才知道那是北区石窟,是僧人住宿念经坐禅的地方。又行百余米,便到了一个大牌坊前,上竖书“莫高窟”。下车步行百余米,折入一个白杨树甬道,道路尽头,立着一个小牌坊,上面横书“莫高窟”,这便是南区石窟的入口了。
  窟群嵌在一扇巨大的砂砾岩层横断面上,表面间隙处架起石制台阶,供参观第二、三层。
  中午的日光灼射着地面,树木。地面白亮的让人睁不开眼,白桦树的叶子闪着油光,似乎已不是绿色。让我惊诧的是参观归来的游人不论是老人、年轻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眼中丝毫没有炎热带来的烦躁,而是眼神中都带有深深的平静,有的微笑着,似在思考着什么,不时和旁边人小声议论。一些三五成群的外国游客,听导游讲解时,也是一脸庄重诚挚。
  莫高窟,永远吸引着世界的视线。它因华丽而矜持,因富有而远藏,从任何繁华之都到来的游客,都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够探寻到深入沙洲的它。古代,骆毛飘飘的背上,来自大唐、宋代、元朝的使者僧人蒙着白布,顶着遮天蔽日的风沙,握着缰绳的手和深藏在眼睫下的眼神一样坚定。夜风中的帐篷,沙漠中的炊烟,黑色天幕上的点点寒星,甚至是黄沙掩着的白骨,也不能击退他们———他们是来朝圣。
  莫高窟是古老中国一千多年的文化沉淀。从北凉、北魏到清代,佛家的檀香,余绕不绝;战鼓的激昂,响彻千年。更不用说唐代的舞殿暖袖,宋代的幽怨古琴,元代的散曲,清代的名著,似乎都在那阴冷的洞窟中出现,飘摇的向人们走来。多层壁画,掩了北魏的青色凝重,隋的活泼,唐的多彩,宋的沉郁,元、明、清的升华。仪仗齐整的迎宾队,回鹘公主出嫁图,于阗国王供养像,九色鹿的传奇故事……历经从四世纪至十四世纪不断开发、修缮的莫高窟,存储的壁画逼真地描述出当时的民风。
  亲眼目睹前人的手迹,我被这里浓重的历史沧桑感震撼了。
  再看那彩塑:唐塑菩萨,丰满圆润,轻韵浅笑,衣着华丽;力士金刚,怒目圆睁,严肃的表情,浑身有力的肌腱,透出威严和力量。我目睹了释迦牟尼涅槃的安详,迦叶的苦难,阿楠的逍遥,巨佛的沉稳,掌管前世、今生、来世的三位菩萨一手救度人间苦难,一手安托人间幸福的慈悲。
  他们的柔媚,力量,高髻,衣带飘飘的战裙,红幕随时会一泻而下的莲台,擂响的战鼓,挺起的画戟,似要挑破黑暗的社会,普渡众生回归西方极乐世界。这里千百年来凝聚了多少匠人的心血,多少僧侣的虔诚信仰!
  回去的路上,我们拜访了小雷音寺。几十柱高香,青烟袅袅,带着祝福,供至莲花香炉上,虔诚的拜下去……轻歌曼舞的飞天,千百年来仍飘在窟顶低吟。
      西方圣泉———喀纳斯湖
  从敦煌回来,在乌鲁木齐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飞往阿勒泰———一个坐落在我国公鸡形版图尾羽最末端,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交界的一座小城市。
  从阿勒泰坐车前往喀纳斯湖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共五小时的车程,其中一半的时间是在盘山公路上颠簸过来的。
  到达喀纳斯湖,我们已处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上了。
  在景区公路上向下望,碧蓝的湖泊已呈现在我们眼前,周围青山环绕。打开车窗,只觉冷风袭人,清透沁凉。看那湖面,平静的犹如一块宝石,偶尔被风吹起)白的涟漪,更为湖景增色。中央有一小片红树林,湖水已漫过浅滩,似有寒鸭伏在上面。岸是碧绿的草地,十几匹马伴着它们的主人,悠然自得地吃草。
  我们要在这里度过一夜,吃住就在农家小院。其实山上住着许多本地人,中间有不少哈萨克民族的。那是马背上的民族,骑术精湛,能歌善舞。可不是,只有十几岁的小男孩就已经驾着骏马在坡地上狂奔了,黑红的小脸童真未褪,透着质朴,眼神中却已有了一些精明狡黠的味道了,学着父兄的样子,不住勒马停下来问:“骑马不骑,三十块到门口!”
  我第一次品尝可口的农家菜后,下午,我们去湖边。原来上午看到的湖泊是月亮湾,一个狭长形的水道,中间的浅滩就是传说中的“仙人脚印”。说是“湖”,有些委屈了喀纳斯,它长24公里,宽2公里,深百余米,为太古时期由冰川融水凝聚而成,连接鄂尔吉斯河,是我国境内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这里的天气是日照则热,而阴雨天,气温通常只有几度、十几度,昼夜温差较大,属温带高原气候。湖呈狭长形,两边的山一边平缓直扫入天际,一边曲折迂回,把湖面分成六个弯点,绿色直线与不规则波浪线夹着碧蓝的水,构成了喀纳斯湖美丽隐深的独特自然风光。
  我们顺着森林中石阶往湖边走,真有“曲径通幽”之感,这里是通“明”吧。几个弯折过去,前面的几颗松树似乎自动往旁边一闪,视野顿时开阔起来。这里游人真不少,人声和湖水拍岸的“哗哗”声集结在一起,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沿湖修有栈道,从上面走到居处,在这山水草木怀抱之间,深呼吸几下,连日旅行的劳累一扫而光。
  我们来到栈桥,排队坐快艇来到第三弯的地方观光。出了船舱,迎着风,远处望去,群山由近至远依次显出翠绿,墨绿,青灰,浅灰的颜色,最远处便是一团影影绰绰的白色,似有白雾笼罩,给人朦胧的美。湖中有条数十米长的红鱼,即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水怪。我们在船上刚巧看到它在水面游泳的情景,水花翻腾,似乎露出了背鳍,头部一耸一耸地向前进。
  这次奇遇使我们的心情格外好起来。步行回到居处途中,只见沿路的山坡上点缀着许许多多不同颜色的花,有上百种,我赶紧举起相机捕捉那一刻的艳丽。这里的民歌写道:喀纳斯湖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满山的野花是她绿裙上的彩绣。多么动人啊,一位哈族少女,正随风起舞,绿裙撒开,随风飘扬。
  晚上,我们参加了哈萨克民族歌舞团举办的篝火晚会。熊熊火焰映红了台上绚丽的民族服装,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第二天上午,我们上到观鱼亭,极目远眺,湖水映着云的影子,不时可看到鱼群游动击打起的V形浪花。
  夕阳烧红天边的云彩,预示了离别,也给空中翱翔的雄鹰抹上神圣的光彩……
      体验蒙古包
  在阿勒泰的最后一站,是小东沟民族风景区。
  黄土路,一边是石头山壁,一边是哈萨克族人居住区,一条小溪是这里人的饮水来源。这里的人们住在蒙古包和木质结构的架空阁楼里,阁楼底下饲养禽类,阁楼间架有木桥方便走路。我们到来时,主人正在用铁签穿羊肉,还有一个小孩坐在一架秋千上,看着帐篷里忙碌的妈妈。
  我觉得奇怪,不禁回想起去喀纳斯湖途中看到的哈萨克族坟群。与汉坟的黄土包不同的是它们非常华丽,用蓝、白、红、黄、绿色琉璃瓦盖成带有小院落的圆顶房子,有的是纯白色石料砌成的椭圆形陵墓,非常气派。这些陵墓在黄土坡上绵延百余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童话中小人国的宫殿,是这片贫苦土地上唯一华丽耀眼的东西了。哈族人民一定希望肉身死去但灵魂可以居住在华丽的房屋里,是这里的民俗吧。
  在蒙古包内,我们吃了可口的水果,精致的点心,酸酸的马奶,美味的手抓饭和手抓羊肉。吃完羊肉后手指上油腻腻的,真想吮指回味呢。饭后我们跳起了哈萨克族舞蹈,唱歌,玩得很开心,很尽兴。
  吃完晚饭,我们与阿勒泰的人们告别,又飞往乌鲁木齐。一天算是结束了,不能结束且怀念的,是这里热情、豪放的牧民,是那一片不算富饶但仍美丽的土地。
      大巴扎之游
  人在乌鲁木齐,就想看一看这座西部名城的风貌。
  机会来了,我们一行人被安排到国际大巴扎游玩,顺便看看城区。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很多,在街上随处可见扎着头巾的凹眼高鼻的维族妇女,我们见到了连成一片的维族特色饭店,饭店前的铁架上挂着剥了皮的死羊,旁边坐着一戴白色小圆帽的维族青年,用剜肉刀割肉,还有把整只乳羊放在炉子上烤。这里的烤全羊可是全中国闻名的。还有著名的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的建筑大多是平整的长方体,没有南方都市房形的华丽,这也是西北城市的质朴表现吧。维族文字真是难以辨认,笔画曲折复杂,模拟都很难耶!公路上的每块交通告示牌、建筑上的汉字下都标明相应的维文,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下转五八版中缝)  白天看大巴扎,土黄色的圆顶建筑群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显得很厚重。听说夜晚的大巴扎更漂亮。
  这里游百货市场,餐厅,旅馆,酒吧,KTV,是游人观光购物的好地方,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我们主要逛了百货市场。这里的东西很多,在三楼的民族服饰店中,维族特色的首饰、水晶饰品、牛皮鞋、巴基斯坦花瓶、新疆玉器、木质乐器模型、皮帽、披肩、民族舞衣……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羊毛与皮革制品物美价廉,大家禁不住诱惑,纷纷采购,大家满载尽兴而归。
      后记
  十二天的新疆之旅让我难忘。忘不了在敦煌的沙海中看到的郁郁鲜花和一棵伸着虬枝枯死的褐色老树,阿勒泰的夜空中的满天的星星。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排列整齐呈勺状的北斗七星!忘不了深深的自然林和林中潺潺的小溪。忘不了我亲热地抱起一只穿红棉袄的小白羊时的新奇和兴奋。还有大巴扎附近身材矮小却骑黑色高头大马巡逻的女巡警。
  忘不了喀纳斯湖草坡上我骑的一匹毛脏脏的灰白色小马,还有牛啃草时发出的那千篇一律的“咯吱”声,还有满地的牛粪马粪羊粪,还有牧羊人竟然能把山羊放到那么高那么陡的坡地上吃草!忘不了在小东沟吃饭时当地牧民喝酒的豪迈……难以忘怀的事,犹如沙山中骆驼长睫毛下的单纯又深沉的眼神,射入我的心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