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4月15日晚,农历三月十八,月圆之日已过,可在我校大礼堂,随着一部讲述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先驱、一代大德高僧弘一大师传奇而伟大的一生的电影《一轮明月》的放映,弘一大师的崇高思想、伟大人格以及爱国爱民的精神似乎又在礼堂上空升起一轮圆月,照耀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影片放映结束后,主演濮存昕与观众近距离接触,畅谈戏内戏外做人行事之理。李叔同是我国近代西方音乐艺术的先驱,他还曾经受聘于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的前身)教授音乐。此次《一轮明月》在我校首影有其特殊意义。
作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参展电影,《一轮明月》是继上周的电影节开幕式电影《天狗》之后播出的第二部电影,以纪实的风格如实反映了弘一大师(1880-1942),即李叔同一生的生命历程。他前半生是一个艺术家,绘画、书法、戏剧、音乐、篆刻等样样精通,39岁时脱离俗世,遁入空门,精研律宗,但仍“念佛不忘救国”。影片于七点开始放映,观看电影的除了大学生外,还有很多现任教职工和退休老人,有的长辈把孙子也带来一起观看,均为缅怀这位忧国忧民的杰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先驱和一代大德高僧。影片播放时,一片敬慕之情漫溢在礼堂之内。
影片播放结束后,主演濮存昕上台与观众近距离接触长达一个多小时,掀起了当晚活动的高潮。濮存昕在回答观众提问之前,首先谈了自己对弘一大师的敬慕之情和自己出演影片感受,并希望年轻学子们能从弘一大师的高尚情怀中观照自己的人生,培养自己的美感和精神世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他讲到,人要有一点艺术精神,这世界才不会那么烦躁和混乱,比如每天的出行。之后,同学们纷纷就影片本身的设计、濮存昕的表演拍摄、对弘一大师的思想和出家之谜、以及濮存昕对弘一大师精神和思想的理解、弘一大师精神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对青年人的指导意义等向濮存昕提问,濮存昕也都幽默而精彩的做了解答,他说:“二百年、五百年后,大家不需要记住我们这些所谓的明星,但一定要记住李白、鲁迅、弘一法师这样的伟人。”提问期间,他还向提问的同学递话筒,也显示了其作为艾滋病宣传员所具有的平易近人的作风。
见面会最后,濮存昕与全场观众齐唱李叔同填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让笔者想起了影片中李叔同在出家前说的一句话:“我尽力了,可是我看不到希望。”民族兴,国民才有希望。悠扬、舒缓而略带悲伤的歌声寄托大家对大师的敬仰和缅怀。最后,应同学的要求,濮存昕激情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豪迈的气势引起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仵琳 董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