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6-06-05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爱国回国工作汇报

   期次:第999期   



  首先感谢华英基金会给予我宝贵的赴国外著名大学进修的机会!进修期间,不仅使我与世界一流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且了解了本领域的一些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动态,同时也了解了国外著名大学培养人才的先进思想和措施。通过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西北大学的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私人友谊,为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4年4月回国以来,从事教学与科研正好两年,回顾这两年所开展的工作,更感觉到出国进修1年对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帮助相当大。
  回国后,根据我在美国西北大学智能机械系统实验室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在我原有的遥操作机器人领域开拓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
  (1)虚拟触觉再现技术
  (2)远程康复遥操作机器人技术
  (3)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器人交互技术
  上述研究方向在回国后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励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高技术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等5个项目的资助。
  2年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成果。提出了多种力觉反馈和真实感虚拟触觉再现技术,发现了人的触觉感知一些记忆特性和动态特性。将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残疾人的远程康复医疗,研制了一种新颖的力觉辅助的远程康复训练机械手实验系统,提出了提高人体四肢肌电信号检测精度的方法和人手多维力/力矩测量的方法,为中风病人的康复评价提供了可定量的参考依据,为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器人交互接口提供了基础。在肢体运动控制的脑电信号检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外在激发脑电波的检测。以上述成果为基础,2005年和2006年共发表和录用国际论文6篇,其中在国际核心刊物《PhysicsLettersA》、《SensorandActuators,PhysicalA》、《MeasurementSci-enceandTechnology》上发表或录用论文3篇。在国际最高级别的智能机器人学术年会《IEEE/RS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RobotsandSystems》发表宣读论文2篇,其中2005年1篇,2006年1篇。
  2年来,在上述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在虚拟触觉再现技术研究方面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在远程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基于生物电信息检测技术研究方面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在遥操作机器人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获得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在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和虚拟力觉、触觉再现技术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获得了2006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通过国外著名大学的进修和学习,也使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认真总结国外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结合重大科研项目的承担培养高水平的学生,申报并获准负责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结合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2年来先后指导了本科生SRTP项目8组,共27人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其中2组学生获东南大学机械大赛一等奖,2组学生获东南大学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1组学生获东南大学创业大赛银奖,1组学生获2005年中法科学计算软件SCILAB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主持的《传感器技术》课程被推荐申报江苏省精品课程;主编教材《测试(下转二三版中缝)信号分析与处理》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成果“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获200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于2006年3月入选教育部新一届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