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中心今天的成绩以及像我这样的团队成员今天的进步都与王老师创新的工作理念、优秀的管理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管理者,王老师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对于团队的每个人,他都尽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机会,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他经常说:“团队中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和擅长,大家齐心协力,整个团队做出成绩比我个人出成果要重要得多。”在他的支持下,实验室每年不仅组织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还定期选派年轻人员包括研究生在内出国培训学习,开拓视野。目前,显示中心的学科团队中所有青年骨干教师均有国外留学进修经历。最重要的是,王老师知人善任,敢于用人。他清楚的知道每个团队成员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特点,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善于利用每一个人的长处,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而且他的用人原则以能力为主,从不论资排辈。我在毕业后第一年就开始独立承担飞利浦项目课题研究,进入SM-PDP课题组第二年就开始负责整个驱动电路系统的研制,当时我连副高职称都还没有获评,但王主任却给予了我极大的信任和鼓励。像我这样的例子,在显示中心这个集体里到处都是。例如,2005年王老师将国家863计划“25英寸高分辨率SM-PDP”研制项目负责人的重担交给年仅31岁的张雄博士,是当时科技部所有项目中唯一一位没有教授职称的负责人。张雄博士不负所望,圆满完成科研任务,现在已经成为东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多年来,王老师为了电子学院和显示中心的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努力,但他却把很多的荣誉都让给了其他人,自己甘居幕后。名和利,他一直看得很淡。由于近年来王老师管理工作繁忙,平时需要撰写大量各类项目申请和项目汇报,较少有时间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他毫无怨言,还把很多将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且从不要求在文章中挂名。这几年来在大大小小评优评奖的活动中他多次推辞,总是积极推荐其他同事。在王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显示中心这支团队以及它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我们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更愿意去积极付出,希望能为显示中心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平时,我们都亲切地喊王老师“保平”,他就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他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在他身边凝聚了一批有才干的专家学者,吸引了一批有活力的年轻人,带领的团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者为显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汤勇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