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8-06-05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融合、恬静活泼氛围下的科研与教学

———感受美国的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学院刘钊博士

   期次:第1063期   




  受华英基金资助,笔者有幸于2005年10月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SanDiego,UCSD)结构工程系,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访问,这里谈谈对美国高等教育一些初步了解与感受。
  1开放与融合
  (1)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校园文化中尤为明显。资料显示UCSD在2005年招收的本科生民族背景为:亚洲/太平洋岛屿人后裔42.5%,白人后裔31.9%,墨西哥/拉丁美洲人后裔10.8%,非洲后裔1.4%,印第安人后裔0.4%,其他背景占10.5%,直接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占2.5%。而且,研究生中的留学生比例则更高。
  教师和博士后人员普遍有着全球化的教育背景,即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接受了本、硕、博或博士后教育。
  (2)本科生“人文”与“专业”综合的管理模式
  UCSD对大学生实行人文和学术交叉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即采用“6个学院,一所大学”的管理模式,据介绍是效仿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模式。这6个学院不是按专业划分的,每个学院有自己的人文主题,特长训练,居住环境和业余生活。每个大学生在入学时,必须选择一所学院。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各学院在各个主题下,培养学生的智力、人品和社会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的“小型学院的人文环境和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环境”。
  (3)资源共享
  UCSD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例如,加州大学十个分校间的图书馆资料有免费共享借阅服务,在我访问的那个学期,UCSanDiego聘请了UCBerkeley的JamesKelly教授每周乘飞机来讲授“结构减隔震设计”这门课,还聘请了Strasky+AnatechPartner-ship桥梁公司的Kompfner博士每周给研究生讲授“桥梁工程”,可见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视。
  2恬静与活泼
  (1)宁静而活泼的校园文化
  蓝天、阳光、海风、桉树影,飘落在风格简约的校园建筑之间。位于校园中心地带的Geisel图书馆和PriceCenter学生活动中心,也在不经意间演绎着恬静而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2)严谨而活跃的教学科研活动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般没有固定教材,教师指定多本教学参考书,课堂书面讲义多,讨论课较多,作业量大,学校教务部门也给学生发“课程与教师评价表”。教师的专业水平普遍较高,责任心较强,大多数教师有广泛的国际教育背景,严谨务实的科研心态。
  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有各样的结构建模竞赛、混凝土独木舟制作比赛、桥梁模型制作竞赛等。经常举办定期与不定期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的频率较高。Jacobs工学院每年2月份举行一次大型研究成果展(ResearchExpo),以促进工程科技创新,加强师生与工业界与校友们的交流,促进成果转换和学生就业。2006年的研究成果展有240个研究成果展板,设报告会会场和网站,有100多位工业界、企业界人员参与,提供免费午餐。
  除UCSD外,在美期间我还走马观花地走访了加州理工、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对美国大学的办学情况有一些肤浅的了解与体验。所有这些,已经对我回校以后开展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其他学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