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凌晨,刚从南京赶往西藏羊八井中科院宇宙射线观测站的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AMS研究中心主任郝英立教授,带着他对南极冰穹A昆仑站科考支撑平台无尽的牵挂,画上了生命的句号,长眠在了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事发突然,他的家人,学校同事、学生以及合作单位的科技人员听到噩耗,无不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这位曾经和大家朝夕相处的一位好学生、好老师、好党员、好干部,一位爱国爱校、奋发进取、无私奉献、成就卓越的科技工作者年仅47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表示:“郝英立的去世,既是东南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重大损失!”
极地情怀
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许多科学考察站还无法做到有人员长期值守。因此,科考站就需要能够为各类科考仪器提供能源、控制、数据存储、通讯等功能的支撑平台。由郝英立教授领衔的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的研制任务。这是我国首座独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为南极DomeA自动天文观测站提供能源、数据、远程监控等综合保障的支撑平台。该项目于2009年4月启动,2010年5月,平台进入组装联调测试阶段,并于6月23日运往西藏羊八井进行高原模拟环境下的综合测试。按计划于9月29至30号完成打包,启程运回南京,11月初随“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运往南极昆仑站正式投入使用。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以来,一直使用澳大利亚提供的支撑平台,科学仪器探测的数据都要首先经过澳方才能够转到我们自己手中,大家心中很清楚:只有使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考支撑平台,我国才真正掌握了南极科学考察站大门的钥匙。而澳大利亚开发这样的平台已经走过十年历程。我们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研发出科考支撑平台,并且很快要送到南极去承受实战的考验,不仅难度很高,而且压力更大,出现任何差错都会给科考工作带来重大损失。郝英立组织协调项目各分系统的每一步进展,许多细节都亲自过问。例如买来的通风管道能否经得住零下80度的低温?新配的油路阀门在低温条件下能否正常打开?较大体积的油箱能否抵抗科考船和雪橇车运输时震动带来的影响等等,郝英立都要认真加以考虑,甚至仪器舱里的散热能否保持平衡,他都要认真地再算一遍。
今年7月6日,郝英立前往羊八井观测站,主持了科考平台在高原地区的首次点火,并一次成功启动2号发动机为仪器供电。国庆前夕,研究院赴藏人员主要任务是把完成高原综合测试后的平台拆卸装箱,运回南京。但是放心不下的郝英立还是丢下手中正在修改的博士生论文和其他工作,于9月25日启程赶赴西藏羊八井。他觉得这个收尾环节很重要,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当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什么都考虑得很详细,唯独没有注意到自己正面临着高原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发愤进取
郝英立于1981年9月考入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学习。本科期间两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4月30日,郝英立在一封给党支部的信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如果投身到社会革命和建设中去,那么他就能与同志们一起汇成滚滚的洪流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做出一番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多少年来,郝英立一直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诺言。
在留校当辅导员期间,他兢兢业业,为学生成长成才所思所想。读博期间,他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模拟计算技术并算出了复杂的颗粒运动轨迹,同学们都敬佩地称他为“老师”。他的博士论文严谨准确,同行专家专门给导师打来电话,称其为“难得的优秀论文”。从国外回校后,他积极创造条件,亲自动手建成了“微传热方向”实验室。分管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时他大刀阔斧实施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研究生教学正规化建设。2008年,学校为空间科学研究院物色一位能够较好地协调多学科协作科研的领军人物时,领导把目光投向了他,虽然他在能源环境学院教学科研正如鱼得水,但是他服从大局欣然赴任。
为了工作,郝英立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每天很早赶到办公室,晚上工作到深夜两三点。今年9月22号中秋节,也就是郝英立去西藏的前几天,忙碌之中的郝英立没有多少时间和家人团聚,一向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郝英立就采用“点卯”
法,让爱人中午开车把他从实验室接到自己父母家共同吃午饭,饭后又要立即把他送回实验室,晚上又这样到岳父母家一起吃饭,然后再回到实验室。长此以往,家人都已经理解并习惯他这样了。
今年开学后,郝英立的博士导师施明恒教授即将退休,施教授刚把“工程热物理专题”这门重要的博士生基础课程交给郝英立,没想到郝英立先他而去,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情何以堪!
矢志不移
“不断学习,报效祖国”这一追求始终铭刻在郝英立的心中,无论他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我们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陶永心教授的来信中可见一斑:
“郝博士于1998来美在我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先在田纳西州立大学,后来跟我到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他是我所有博士后研究工作者中最好学、工作最努力、成果最卓越的一个。五年中他不分周末晚上,专心研究,为其他的研究生、大学生和博士后树立了楷模。不管教课还是做实验,他都一丝不苟。不久,我就将指导十几位实验室研究生和大学生的责任委托给他。在美国五年中,郝博士一心想的是如何回去报效祖国。在他周围的博士后们纷纷申请绿卡,他却矢志不移。2003告别晚餐上系里院里领导纷纷挽留他,他依然谢绝的情景还如同发生于昨日。”
郝英立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对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时刻将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坚守心中那片“精神的理想高地”。有一次,一位热水器厂商找到郝英立,允以优厚报酬希望郝英立能够帮助他提升产品温控系统的质量,但他还是委婉推辞了。他承接项目的标准是:必须要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是国家发展所需的重点项目,能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有较大帮助。
言传身教
郝英立相信:要把研究院这个团队带好,行动胜过言语,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东南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年轻老师在网上写道:“我曾经很努力地对自己说,因为我是新人,所以我要努力工作。我总是尽量早地到办公室。可是很多个清晨,当我打开电脑,已然看到郝老师在深夜时分发来的材料和凌晨写下的留言。”“这两年多时间里,我也不曾改变对这个中年人平凡外表的观点,但是,我渐渐明白,他心里承载着对于东大的归属,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喜爱。而这种归属和喜爱已深深地渗透到每一个实验报告的细节。他在用炙热的生命诠释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在空间院的每一天,我都能够感受到郝老师作为承重墙的支撑力。”
郝英立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对待科研工作要严谨认真,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马虎大意。他要求研究生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不能有任何抄袭或一稿多投或有部分内容雷同的现象,对于文章后附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源文献非常重视。他说,你们的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有任何的污点。
在郝英立心里,“学生无小事”。他的研究生谢俊回忆说,大四的时候自己跟着郝老师做毕业设计,郝老师总是非常认真仔细地手把手指导自己。有一次,自己的实验台出了问题,心里很着急,就打电话向郝老师求援。他当时出差在外,就在电话里给我予具体的指导。后来不放心又叫他的研究生过来帮忙一起解决,这让我十分感激。因此之后自己硕博连读时,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郝老师做导师。
在郝英立身上永远闪耀着一位优秀教师与优秀科学家的璀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