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0-12-2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隐形的翅膀

    摘要:  光阴荏苒,不经意间,曾经懵懵懂懂,还只是对大学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我已经步入大三,在湖区,都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老人”

  • 在交流中成长

    摘要:  现在距离2006年夏天到东京参加“ICPE2006”会议已有4年的时间了。2006年8月,在恽瑛老师的带领下,我和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步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定势,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其初步的研究创新能力;如何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国际交往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具有开拓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多年来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完全成功破解的关键问题。我院结合《双语物理导论》课程的教改实践,在指导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方面进行了具有成效的尝试。在校、院的支持下,2005年以来,我院连续选派了22名一年级本科生参加了在日本、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召开的物理教育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成功地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参会的学生都感到英语能力、国际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意识到原本平凡的大学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又丰富多彩。视野左右境界,境界决定未来,我院选拔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国际会议,目的是让学生看世界、开眼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更宽广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上锤炼,让他们认识到既有成绩,又有不足,要奋发进取,以此来点燃同学们的未来。

在交流中成长

———CPE2006之行后我的学习生活总结李鑫

   期次:第1139期   



  现在距离2006年夏天到东京参加“ICPE2006”会议已有4年的时间了。2006年8月,在恽瑛老师的带领下,我和东南大学的杜源、胡特、姜坤(软件学院)四位一年级同学一起到日本东京参加了为期5天的“ICPE2006,Tokyo”会议(2006国际物理教育东京会议),其间我作为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应邀作了结合“双语物理导论”课程介绍的英文演讲,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在东京几天的见闻一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给了我动力。
  首先是英语的重要性,原来我一直没有真正用英语和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了英语那么多年也没有真正体验到英语的重要性。在ICPE演讲的舞台上,看着台下各国的各个大学的教授和学者,我的英语不是非常好,但是大家还是很认真地听着我的报告,正是这一点给了我很大鼓励,让我能挺住紧张的情绪,顺利完成了我的演讲。演讲后,教授们也很认真地向我提了问题,和我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并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还有学者很细心地给我提出了我演讲中的问题,让我很是感动。从那时开始我就深深感到英语作为世界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在大学的后两年,我无时无刻不忘英语的学习,虽然学校方面在大三大四没有硬性的英语要求,也没有专门的英语课程,但我还是给自己定下了英语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并且认真的进行着英语的学习。与之前不同,我将重点放在了口语上,我每天都坚持进行听力的训练,另外还背诵一些英语的文章,我认为有一定的背诵基础,对于能讲出纯正的英语非常有帮助。同时每周学校的英语角,我还坚持去参加。抓住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多说多听英语。在2009年12月份,我参加了TOEIC的考试,TOEIC是很考查听力和口语的国际公认考试,满分1000分,我考了915分。这对我的工作有了相当大的帮助,也算是我一直坚持学习英语的奖励。现在我已参加了工作,但我还是没有放弃英语,我一直坚持着英语很重要的观点,同时学习英语也渐渐成了我的习惯和爱好。有句俗话叫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认为将来在我的工作中总会有非英语不好不行,非英语不好办不了事的时候。所以我认为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我也会一直坚持英语的学习不放弃。
  “ICPE2006”的经历给我的第二点启示就是应该多到国外看看,多接触接触各国的人。2006年,在东京,我遇到了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巴西、日本、韩国等国的人。和他们用英语进行了交流,聊了学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聊了各国的风土人情,虽然没有什么激烈的讨论,但还是给我很大启发,留下了不少感动。果然隔了一个国界,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就会有不同,有时甚至是在很根本性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绝对会这么做的事情,外国人看来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反之亦然。没有说哪个国家一定比哪个国家好,一定更先进,但是最起码的每个国家都有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中国也有外国值得学习的地方。只不过现在中国处于发展期,很多事情上,国外有些国家早已经历过,很有经验处理,我们需要虚心学习,避免发生错误。另外,在科学学术上,中国和国外先进国家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学习研究的方法,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从国外先进的地方进行学习和借鉴。所以,我从那时在日本的几天经历中,受到的启发是趁着年轻多到国外看看,多接触接触各国各样的人,学习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理念,回国之后,利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帮助国内的企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2009年我顺利从东大毕业。经过面试,以及为期一年的日语和技术方面的培训,2010年4月11日,我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开始了我在横滨索尼LSI公司的工作。因为2006年的日本“ICPE2006”大会的经历,我不是第一次到日本,所以我没有初到国外的紧张、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取而代之的是自从上一次日本之行后我思考自己的不足,为了弥补不足而努力学习奋斗的三年的踌躇满志。索尼是一家国际性的大企业,公司内有各国的工程师,很多地方也是国际化的标准,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与我在“ICPE2006”之行后的收获不约而同。与我在2006年的夏天的所感类似,我需要时刻有国际化的眼光,在积极地与各国人之间的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坚决改正自己的短处,为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而奋斗努力。
  近几年,我打算好好抓住在日本索尼工作的机会,认真学习、掌握索尼先进的技术。几年后,我想尽可能再到一个国家去工作、学习,比较憧憬的是欧洲和美国。在国外的期间,多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好好学习和借鉴比国内优秀或者是比国内更有经验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国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投入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中,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力量!
  (作者为吴健雄学院2009届毕业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