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1-04-1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学工作常态化和工程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期次:第1148期   


  (上接七版)生们作最新的工程技术报告。
  第三,电子学院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所以在组织SRTP项目之余,还开展了课外竞赛组织工作以及针对本学科领域重要竞赛的辅导和指导工作。电子学院承办了两个校级竞赛,已连续组织了四届;我院学生在参加“挑战杯”和全国电子科技竞赛中多次取得佳绩,希望这种趋势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并且越来越好。
  第四,电子学院在教学工作的常态化方面还比较注重管理办法的修订、补充。在学校的大政策框架下,我们再对本科教学相关的工作进行补充和细化。比如,今年准备制定和实施院级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具体定义如何申报、认定和管理学院自主设计教学改革项目。
  最后,再谈一下电子学院对工程素质教育的认识。通过对工程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梳理电子学院本科教学的相关工作。国家高等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的核心是提高质量。对于电子学院来说,突出表现在工程素质教育的质量。东南大学倡导教学工作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实际上就是指明了工程教育质量的具体落实途径和手段。但是,如何真正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需要深入理解工程教育。学期初,我们重点学习了原中国工程院院长朱高峰院士的一篇论文,通过学习,我们把工程教育分解成六个方面,第一是工程教育的目标任务,它是做人做事的辩证统一;第二是工程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本身包含知识、能力和品德,但是工程素质教育更应该重视能力的训练和品德的养成。第三,工程教育的特性包括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第四,工程教育的实践理念,也就是工程教育怎样去具体实施,需要依靠好的带头人、研究队伍、学术组织来落实。第五,工程教育离不开产学研,产学研合作不应该变成高校单方面的要求,高校和企业必须是双赢的,所以应该唱响各社会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第六,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态势下,工程教育的好坏不能局限在自我评判上,一定要放在全球去评判。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国际的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学习和认识工程教育,并不是想推翻我们以前做的所有工作,而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正在做的工作和将要做的工作。比如说,就做人做事这方面,电子学院从去年开始,教授级的中青年骨干开始担任2010级的新生班主任。他们一方面是开展学术方向的引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个专业;另一方面也是做人做事的言传身教。我们在2009教学计划中新增了《创新项目导论》课程,该课程原先是基于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理念去建设,现在更明确了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开展工作。在最新的电子学院本科生论文认定办法中,我们强调了发表论文的文责,让本科生建立在学术上的诚信观念。
  再粗浅地谈一下“研教结合”的问题。单从教师个体来讲,“研教结合”表现出教师在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时间分配的矛盾,但从教学团队上来讲,完全有条件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如何来开展“研教结合”,对学科背景比较强、教学成果相对薄弱的电子院系,显得更为重要,需要依靠学科团队的力量来支撑教学。现在学院已按照“研教结合”思路开展教学,比如说嵌入式课程,电子学院在经ARM授权后,自己做了处理器芯片,这个芯片属于科研成果,我们对这科研成果又做了相关的实验平台和课程建设,包括讲义和教材,经过这么多年建设,已出版教材四部,组织了嵌入式竞赛。又比如集成电路专业的建设情况,作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2003年,集成电路学院通过两个来自信息学院和电子学院的科研团队组织起来,从科研和行业的需求出发,通过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组织师资,组织课程,抓住实训环节,设计科研平台。到目前为止,专业建设已经形成体系,卓有成效。所以优秀科研团队能真正服务于教学的话,它能凸显出非常强的战斗力。集成电路专业的建设经验也将引入到两个战略性产业的新专业建设中。学院已和南京55所、深圳国微等开展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已开展的联合实验室也将继续引进企业投入、展开合作。除此以外,我们正在开展一些软件建设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一些如年度经费预算、年度工作目标的制定工作,由学生自己把创新基地的工作组织和开展起来。就实践理念方面,通过一些知名教授团队来指导学生SRTP项目,多年来已经有很多优秀的SRTP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另外,我们会继续加强本科生参加相关国际合作方面的实际工作,如已有的雷恩一大全英文课程,将由目前仅面向研究生开放转为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本文由汤勇明代为宣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