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配角”也要唱大戏
摘要: 他倾心教学、默默奉献,三十年来坚持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用生命诠释着老校长李瑞清先生“视教育若性命,视学生若子弟”
- 吴邦国委员长为东南大学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揭牌
摘要: 本报讯9月18日上午,正在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吴邦国委员长专程赴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为东南大学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
- 本期关注:
摘要:“南京-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宣讲会在我校举行季建业市长鼓励我校师生在南京成就抱负实现梦想2版国际电工委员会平板显



“配角”也要唱大戏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人李霄翔教授李冬梅石鼎
期次:第1165期
他倾心教学、默默奉献,三十年来坚持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用生命诠释着老校长李瑞清先生“视教育若性命,视学生若子弟”的教诲,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带领他的团队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用丰硕成果,使东大的英语教学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他牢记使命、关爱同志,任院长十余年始终恪尽职守,用如火激情感染身边的同事,让青年人踩着他的肩膀站得更高,使学院各项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就是光荣当选今年全国教学名师的我校外语学院院长李霄翔教授。
用心教学,衣带渐宽终不悔
李霄翔是恢复高考后,南京工学院(东大前身)外语师资班的第一届大学生,1977年入学,后毕业留校任教。他常回忆当初上学时,学习条件还比较艰苦,书籍资料都很缺乏,但对他们那一代从“文革”浩劫中走过来的人来说,能进大学深造,其幸福喜悦难以言喻。他说,那时我们有着最好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同学都刻苦努力,争分夺秒不放弃点滴学习时间;我们有着最好的老师,他们爱岗敬业,对我们倾注了满腔心血,他始终深深怀念和感激他的启蒙老师。走上讲台后,三十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大学本科英语教学第一线,已从当年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外语教育专家,可还记着当年曹丽隆教授对他说的话,“用心教学,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他觉得老师的目光一直深情地注视着他,使他不敢懈怠。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你肯定能教好。”李霄翔经常这样对年轻教师说,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来不挑剔班级,因为他认为教授基础相对薄弱的班级对老师来说更具挑战性,“能把英语水平差的学生教好更能体现老师的价值”。
教学中他幽默风趣,总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凡上过李霄翔《大学英语》课的学生都有这个感受。课堂上,他善于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将语言文化知识、社会交际技能和成才为人之道融为一体。生动的语言、激情四射的风格,将学习内容与身边事巧妙结合的授课技巧,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上的最大交流。他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肯定,历年学生评教都是优秀。2003年,李霄翔荣获东南大学优秀教学特等奖,2004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下转二版)
-----------------转版-----------------
(上接一版)奖”,2007 年,荣获江苏省教学 名师称号。“敬佩李老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 组织能力,上李老师的课总觉得时间太短。” 学生们的评价无疑是对老师最大的褒奖。
“李院长喜欢学生,对学生非常好”,这 是外语学院很多老师共同的感觉。他行政 工作非常忙,但只要是学生活动找到他,他 总是积极支持,尽量抽时间参加。课间休 息,他喜欢和学生聊天,总是亲切地询问学 生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生活上有什么需要 帮助的地方。外国语学院首创了“家长开放 日”活动,创造了一个让家长直观了解自己 孩子大学生活的机会,受到家长们的热烈 欢迎,而这个点子也出自李霄翔。
《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 遍存在着知识和能力脱节、课堂和应用脱 节、语言和文化脱节的通病。李霄翔就在教 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强化实际运用,使 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知识,更多的是拓宽视 野,了解不同文化对世界的不同见解,增强 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学习,许多 同学 “感觉在英语应用技能方面收获很 大”,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大 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明显提高,在2007 年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 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些年,该院培养 出的学生,有的走进联合国为各国元首担 任同声传译,有的在各类外语大赛中取得 优异成绩,有的在国际大学生交流活动中 为学校赢得荣誉,而更多的毕业生活跃在 各条战线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敢于争先,锐意改革成果多
外语教学属于基础课范畴,多年形成 的传统有时很难突破。工科为主 的大学,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形成 自己的特色,与专业学习如何有 效对接,一直是困惑大学外语教 学的突出问题之一。
李霄翔和他的同事们主动 面对挑战,勇于创新、敢于争先, 大胆推进教学改革。经过长期努 力创建了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优 化了网络学习环境;实施了以 “小班面授的课堂教学、网络/计 算机英语课程自主学习、网络/ 面授辅导答疑和第二课堂活动 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 学中推行“学中做,做中学”、“教 以习得”、“学以习得”的方法论;率先在全 国建立了一个集“教学、自学、管理、研究、 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外语学习中心。他带 领一批青年教师,编写和出版了多个系列 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课件,在全国数百所高校得到推广使用。他们的改革引起同行关注,2004 年以来,近百所高校来我校进行交流和调研,多次被邀请在全国性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介绍教改成果和管理经验。他们研发的多媒体课件连续三次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大学英语》课程2002 年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4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 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年获江 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和他的教学 团队也分别于2008 年和2009 年获得江苏 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 号。
在他的带领下,外语学院推出了一大 批优秀的教改成果,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走 在国内高校前列。
默默奉献,“配角”也要唱大戏
李霄翔1997 年任外语系主任,后任外 国语学院院长,是东大任职最久的院系领 导之一,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带着强 烈紧迫感、责任感工作着,恪尽职守、默默 奉献。
他深知,在学校众多院系中,外语学院 底子薄基础差,常年忙于应付日常教学任 务,缺少科研传统。他接手主任时,由于种 种原因,系里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学历层次 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还没有挑起大梁。他 没有气馁,而是和班子里的同志同心协力, 艰苦奋斗,开始艰难跋涉。
他们从促进学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 型转变入手,大力加强科研工作,积极组织 团队申报课题,在全院形成教学科研并重氛 围。他们积极引进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在职 攻读学位,使全院教师平均年龄下降学历层 次大幅度提高。他们先后建立了5 个校级研 究所和1 个研究中心,为教学与科研互动整 合,人才培养和引进构筑起平台,而对青年 教师的成长他更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非常重视团队建设,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人。”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思明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李霄翔担任外语系系主任第二年,就借助省部级教改项目指导了十余名大学英语团队的青年教师进行教改研究和实践,如今,这批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连续七年被评为东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外语学院青年教师金晶说,李院长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他总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校的授课竞赛,一定要“站住讲台”,并要求我们把教学当做科研项目来做,由原来的以技能教学为主,转变为以研究型为主的“学术英语”教学。每 年暑假,他会带青年教师外出交流教改经 验,为了每人五分钟的演讲,李霄翔会带领 大家一个个的试讲,控制时间和节奏,追求 演讲精彩与完美。每开一门新课,他都多次 开会研讨,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乃至评估办法等方方面面与大家深入探讨, 一门新课开出来,许多教师都成了这门课程 的专家。近些年来,学院每年暑假都会派一 批教师到国外进修,为的是开阔视野,不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今,外语学院已经 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学院也从原来在同行中默默无闻到如今的 名声远播。
李霄翔总是忙碌着,有朋友善意地劝 他,你也算功成名就,可以歇歇了,外语学 院在群雄鼎立的东大再怎么样也是个 “配 角”。他不这样想,他说,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学校争先进位,“配角”也要唱大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