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3-03-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俗雅之间

    摘要:  我的网名是青藤白菜,看上去是一个大俗的名字,但它并非就是信手拈来的。  明代有两位著名画家,徐渭和陈淳,其水墨写意画

  • 东南风

    摘要:第386期

  • 春归

    摘要:娇春竹雾淡淡冷,香径行迹见苔色。涧边野花次第发,山林客人看春乐。

  • 呵,喜马拉雅!

    摘要:  我曾经远足喜马拉雅山北麓,登山大本营大雾围裹,一片荒寒,令人心颤。那是十多年前的旧话了。山南麓如何?除夕日,我从尼泊

放大 缩小 默认

呵,喜马拉雅!

长北

   期次:第1213期   






  我曾经远足喜马拉雅山北麓,登山大本营大雾围裹,一片荒寒,令人心颤。那是十多年前的旧话了。山南麓如何?除夕日,我从尼泊尔加德满都乘长途车抵达博卡拉。
  凌晨四点半钟即被叫早,行车一小时到萨拉果特山腰。打着手电,踩着湿草,一脚高一脚低地攀爬到山顶开阔地带,东方露出了一抹橙色,银灰色的喜马拉雅)山安娜普娜群峰段隐隐约约,连绵于拂晓的天幕之下,南一号峰海拔8000米以上,鱼尾峰海拔7990余米。天色渐亮,)山吐白。渐渐,天边亮起了一抹又一抹金黄,太阳像灼亮的一个点吐出了山凹。旋即,吐出半圆;又一会儿,圆圆的、璚璚皇皇的金灯扶摇直上,射得满天都是金光。在初日光芒的映照之下,安娜普娜)山群峰全都变成了金色。眼见连绵)山由灰变白再变为金色的过程,登山的游客无不啧啧赞叹天工大美,人力莫及。
  闻说下山后还将登山,行程往返三个小时,年近七旬的我自觉胆寒;又闻说世界和平塔那山景色更佳,我岂甘放弃?早餐后,一行人又开始了登山。路面坎坷不平,汽车一过,便扬起串串烟尘,呛得人没法躲藏灰头土脸。好不容易攀爬到停车场,终于有了像样的石坡。登上山顶,连绵的)山如印似地立于瓦蓝的天穹之下,纹丝不动,安详无言。它就这样无言地伫立着,伫立了亿万年,并且还将伫立下去。我仿佛站在宇宙之上,惊愕地看着眼前这莫可言说的清纯、莫可言说的圣洁、莫可言说的磅礴与灿烂。俯瞰山下,费娃湖与博卡拉小镇隐隐在望;放眼平台,圣诞花开得通红,白塔金顶在丽日朗照之下,构成了一幅色彩高度纯化的图画。更美的图画却不在白塔,乃在天际。广阔无垠的、绝美的图画呀,是造物主以花树为近景,青山为中景,)山为远景,以蓝天为幕布画出。如果说凌晨看)山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中午看丽日朗照之下红花绿叶映衬之中的)山,真如登临瑶池,飘飘欲羽化登仙了。
  博卡拉全镇以当地的方式迎接新年,街道上空挂满彩带,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常。下午三点集合,乘车往费娃湖上泛舟。湖边绿树环抱,五彩缤纷的民房点点在望;岛上藤蔓坠地,五颜六色的风马旗与藤蔓纠缠交结。安娜普娜段群峰沉浮于白云之上,鱼尾峰像硕大无朋的鲸鱼在沧海扑腾,尾巴翻转露出了海面。在湖心舟中看)山,再没有如临瑶池、如观方外之感,)山无比亲和地、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们,人在湖山的拥抱之中,心境也分外地放松恬适。太阳西沉,)山成了淡淡的绛红颜色。行前就听说博卡拉有“亚洲瑞士”之称,其实,瑞士小镇人间与)山一样地安详纯净,博卡拉人间的缤纷喧闹与)山的安详纯净形成鲜明对照。各美其美,博卡拉不能代替瑞士,瑞士也不能取代博卡拉。
  在博卡拉看喜马拉雅,我得到极大的审美满足,对一路的辛苦劳顿也就无怨无悔。喜马拉雅,南麓北麓,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