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3-04-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校举办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工作会议

   期次:第1218期   


  本报讯 4月19日下午,我校在四牌楼校区举办2013年度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建设工作会议,听取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校长易红、常务副校长胡敏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李建清,应用技术院院长黄培林,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及合作企业代表,有关院系部处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建清常务副院长主持。
  易红校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党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会议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东南大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企业家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易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概况,特别是三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以及近年来我校取得的各项成就。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易校长指出,我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重视与企业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合作,与企业界建立了广泛良好的合作关系。他说,东南大学的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模式真正发挥高校人才与技术、企业市场与资金的优势,实现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零距离接触,从而加快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进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东南大学应用技术院黄培林院长介绍了东南大学的科研发展领域、科研基地、产学研合作现状、产学研合作理念与实践科研情况、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以及《东南大学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副所长管红光、美国哈曼国际集团研究部总监马建军、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忆元、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涛作为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交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军舟教授、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晓平教授作为校内负责人代表发言。
  胡敏强常务副校长在会上做总结发言,他主要围绕“东南大学为什么要建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如何发挥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作用”两大主题展开论述,并指出通过“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这一长效合作工作平台的建设,其愿景是希望实现校企合作的“四大转变”,即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由我校部分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学校所有学科和职能的合作转变,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由短期的项目或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长效合作关系转变,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效持续的合作关系。他要求,校内各个学科和人才资源向企业辐射和开放,同时要整合资源,联合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的各类产学研项目,培育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争取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据悉,2012年,我校科研经费到款超过13.61亿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达55%。申请专利2024项,授权19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36项,发明专利申请量一直位列江苏高校第一位,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根据江苏公布的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我校在全部7项指标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目前,我校与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70家,据统计,我校通过建立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投入到校科研经费已经超过2亿元,同时以校企产学研联合科研机构为依托,校企双方共同申报发明专利近400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技奖项12项,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获批;以联合科研机构为基础,还培育发展了两个国家级的工程(技术)中心。(许启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