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3-04-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53581班校友回校庆祝毕业50周年

    摘要:  本报讯4月22日,我校53581班校友回到母校,庆祝毕业50周年。上午,沈炯副校长、孙伟院士、缪昌文院士以及5358

  • 顶天立地振兴中华

    摘要:  我校的2013年自主招生特等生资格面试顺利结束了,作为命题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社会和新闻界对东大此次面试题给予比其

放大 缩小 默认

顶天立地振兴中华

———关于2013年自主招生特等生资格面试的命题感想东南大学2013自主招生命题专家组胡汉辉

   期次:第1218期   


  我校的2013年自主招生特等生资格面试顺利结束了,作为命题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社会和新闻界对东大此次面试题给予比其他高校和去年更多的关注,纷纷捕捉到“做中国梦”“顶天立地”等关键词,甚至有的直接将标题冠为《东大自主招生:面试只考三道题?看看是否“会做梦”》。
  出题难,不仅难在如何从一批参加“卓越联盟”自主招生笔试的佼佼者中选好选优,更难在它本身也是代表东南大学向考生、向社会交出的一份“答卷”。考生会从中揣摩东大的选材标准和育人特色,以便在众多名校的诱惑中决定是否加盟东大。公众也会从中判断东大的目标导向与层次定位,以便在自己的心目中形成东大形象,构成东大的社会声誉。
  试题首先要体现东南大学的选材标准。这一标准在《东南大学2013年自主录取特等级别选拔面试要求(供面试提问参考)》中有明确的规定,那就是“选拔思想品德端正、有社会公德心、有历史责任感、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选拔具有科学研究潜力的学生”“选拔具有动手创新能力的学生”“选拔具有协作精神的学生”以及“选拔在上述方面不全面突出,但具备某方面的专长或特长、表现出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潜力的学生”。
  试题还要蕴含东大的育人特色。作为一所曾经培养出吴健雄、韦钰、王澍等一大批璀璨明星、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现正在努力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百年学府,它的本科教育不仅“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而且“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
  因此,东南大学希望选拔会做“顶天立地”的“中国梦”的学生。
  如何通过有限的试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体现上述选材与育人特点,传达东大对学生的期盼呢?东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振兴中华的理想和抱负,这会决定他(或她)现在和将来的行为、品行、修养和成就。但理想和抱负不是天上飘的浮云,不是抽象的感觉,它表现在学生对人生和成才的看法,对国家振兴和民族富强的认同,对周围社会现象和民生百态的思考,对现实和发展的科学判断。恰逢“中国梦”为现时的标签,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而以此为中心来命题,我相信不会出偏出“神”,不致让考生因过分紧张而发挥失常。
  因此,自然就形成了期望重点考核同学的使命感和对大学教育认识的无主持小组讨论题(4-6人一组,共15分钟)“‘中国梦’的内涵、前景与途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数千年来华夏儿女的梦,更是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追求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目标,是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的梦。就象习主席所说,只要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就都能被创造出来,就有和祖国及时代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因此,作为积极争取进入东南大学学习、身处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青年,就要积极参与“中国梦”,努力实践“中国梦”,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同时,我们希望考生知道理想和现实毕竟还不是同一回事,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过,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关于“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我们希望考生既要放眼世界,也要实干兴邦,要敢于并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创业。因为大学教育毕竟有其被社会分工所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当然,无主持小组讨论还是考核同学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抢话筒”现象虽能成为发言者的特点但不一定是优点。我们不仅需要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深邃和逻辑,还要观察考生的协作意识和相互配合。
  无主持小组讨论后就进入个人陈述和答辩阶段,我设计了两个被一些媒体和网友戏称为“幼儿园级别的讲故事”必答题,当然,这样的故事要讲好并不容易:请讲述一个与“美丽中国”有关的“神话”并发表感想(A题),以及请叙述您最想做成的一件事情,设计一个实现方案并解释其难点、特点和创新点(B题)。这两道题主要看考生想不想做梦,以及如何做成梦。可谓“从天上的梦考到落地的事”。它们既衔接无主持小组讨论阶段的问题,更是一个深化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分别处于两个考段的三道题层层深入,浑然一体,期望较全面地考核应考者的历史责任、创新思维、动手潜能、协作精神和特殊才能。两道题回答的时间为各5分钟。其中A题重点考核同学的想象力。B题重点考核同学的系统化思维和创新设计的潜力。
  A题的难度不仅在于其中埋伏着通常考题会设置的“陷阱”(例如打上引号的“神话”既可能是以往的神话,也可能讲今日的“神奇之话”,“美丽中国”既可是自然美,也可指非自然美等),而且在于只通过5分钟的准备时间不仅要能讲一个完整优美的“神话”,同时还要发表真实、深刻、逻辑清晰的感想。我对这道题设计的满意之处在于它不会让考生感觉过多的压力,从而能让考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们的考生虽然都是江苏的理科优秀生,但是想象力对于他们今后实现梦想的作用不应比文科考生小。事实上这一意图在选拔中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从考场出来后,考生们面对记者的追问和电视镜头对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大都信心满满,普遍认为自己讲了一个不错的“神话”故事。不仅有考生讲到诺亚方舟、愚公移山、嫦娥奔月,还有人讲述关于中国航天的现代“神话”,想象着未来搭建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把更多航天员送往太空。当然,讲述现代“神话”的考生占比不多或许是一个值得今后的中学教育注意的方面。
  最有难度的当属B题。因为毕竟不是主要考“讲故事”而是考设计方案。我们虽不会特别关注考生想做成事情的大小,因为小中可以见大,但注意考查其对可行性的理解。即考生不仅仅要“想做”(最好能包括对“为什么做”的解释),而且要能“做成”。因此要观察他的系统化思维,不仅包含结构化思维(通常是科学性思维),而且包容非结构化思维(通常是艺术化思维)。东南大学作为一所创新型、有特色、国际化的高校,应该包容思维的多样性,但其思维的创新性、清晰度和可实现应该是共同的要求,这就要求他能区分并定位难点、特点和创新点。因为难点主要是困难之处,特点重在现时的与众不同(不一定前所未有),创新则大都前无古人、现无类似。难点、特点和创新点三者间是有区别的,不是同一含义。区分了这三点,可行性方向自然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并不期望考生在5分钟的准备时间内苦思冥想出一个具有明显自主创新的(设计)方案,但希望他能在自己设计的、能够实现自我理想的工作方案中区别难点、特点和创新点,最好其方案能特点鲜明。这样不仅给了考生几乎无边的思维空间,而且引导同学从云端落地。既要能做云端上的梦,也要能真正脚踏实地地将梦想实现。这就是顶天立地。
  考生的表现值得我们高兴,从“我想做一个微型信号发射器,可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到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应有尽有。希望微型信号发射器“做得比纽扣还小,可以放进手表,可以放在家人身上,如果遇到危险就可以找到他。”该技术的难点是“小”,在技术上有待突破。而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是受“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启发,美国18岁天才小伙泰勒·威尔逊设计出小型核反应堆,有望把旧原子武器中的废料转化成民用能源,供应千家万户、企业机构,乃至宇宙居民。”其难度是如何控制反应时的超高温。考生们希望通过大学学习乃至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来实现。
  在“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西游记》里总共有多少个妖怪”等进入高校自主招生考题的时代,东南大学今年的“中国梦”考题可谓中规中矩。但它传递的“做梦”与“圆梦”信号清晰地表达了东大人“顶天立地”的中国梦。毕竟大学是同学们做梦与圆梦的地方,也是老师们做梦与圆梦的地方。
  作为命题者,我将会用每一天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帮助同学们在东南大学快乐生活。同学成长、学校发展和国家富强就是我的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