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3-05-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立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期次:第1219期   


  本报讯 近日,我校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立涛教授课题组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二维材料原位电子辐照加工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于4月3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我校博士生徐涛、博士后吴幸和南航的博士生刘小飞为共同第一作者,孙立涛教授和郭万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的王欣然教授和浙江大学的李吉学、金传洪教授也分别为该研究提供了硫化钼材料和成分表征等,这是一项完全基于国内资源和学者的优秀科研合作成果。
  该项研究借助我校具有皮米分辨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实现了自上而下的亚纳米加工技术,获得了目前所发现最小的硫化钼一维结构(宽度为0.35nm的纳米带),同时在原子尺度上动态观察了硫化钼材料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的结构演变全过程。该项研究结合第一原理计算,最终确定了该一维纳米带结构为Mo5S4晶体,带隙为0.77eV,杨氏模量300GPa,是一种具有优异力、电特性的新型纳米半导体材料,对纳米器件的原位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维材料是目前纳米科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孙立涛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期还首次将石墨烯材料用于高效的环保吸油材料,其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和《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目前该项研究成果正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牵头推动其产业化。(蒋明霞)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