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3-10-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叔子院士来校“寻美古典诗词”

   期次:第1234期   



  本报讯 应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邀请,享有盛誉的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于10月25日至26日来我校访问并讲学。10月25日晚,年逾八旬的杨叔子院士应邀在“2013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之“初识东南”系列名家高层演讲活动上作了主题为“寻美古典诗词,践行中华文化”的精彩人文演讲,再次掀起了“2013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的高潮。副校长郑家茂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余东升教授、《东南大学校歌》作者王步高教授等出席了活动。郑家茂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杨叔子院士是东南大学师生的老朋友,曾多次应邀来校访问和讲学。多年来,杨叔子院士给予了东南大学巨大的支持与帮助,推动了东南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今年杨叔子院士再次应邀在“2013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上发表演讲,正体现他对东大学子的无限深情与殷切期盼。现场的东大师生用最热烈掌声向杨叔子院士表达我们最深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杨叔子院士的演讲在雄壮的《东南大学校歌》声中开始。杨叔子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坚持站着完成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该讲题是他在全国首次演讲,吸引了数百位闻讯而来的师生。杨叔子院士的演讲以“寻美”为主题,把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贯穿其中,引人入胜,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心。杨叔子院士的“美”从广义的“真善美”来讲,有别于狭义的“美丽”“美妙”;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彩诠释博得了满堂喝彩。杨叔子院士的“古典寻美”之路由“诗词三大特征”“诗词三大长处”“诗词三大科学本质”“诗词文化对外处世的功能”“诗词文化对内待己的功能”五部分组成,讲述了古典诗词对人品德的深刻影响、古典诗词的精简干练字字珠玑、古典诗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解读了中华古典诗词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其间,演讲中结合了自己人生经历,使中华古典诗词的主题更加丰富。例如杨叔子院士简述了自己在国外学成之际,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即使工资再高,也不能改变我回到祖国”的铿锵之音令现场的听众为之动容,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时至今日,杨叔子院士依然奋斗在高等教育的一线,专注于高校的人文讲解,令二十万高校学子受益终生。
  历时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杨叔子院士将古典诗词的大美诠释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东大人。杨叔子院士的精彩演讲更让我们感受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魅力,演讲结束后,《东南大学校歌》作者、人文学院王步高教授作了精彩的现场点评。
  杨叔子院士是我国享有盛誉的著名科学家。他长期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同时,杨叔子院士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积极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高等学校掀起了“人文风暴”,成为近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界最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之一。他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约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近二十万人次的听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
  杨叔子院士一行来校访问期间,还参加了于10月26日上午在榴园宾馆东大厅举行的“在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校座谈会”。学校主要领导也亲切看望和会见了杨叔子院士一行。(边伟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