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创立了铸造及锻工本科专业,开始了系统的材料类专门人才的本科培养,时至今日,东大材料学科已经走过86年的奋斗历程。1984年12月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到现在,已经历整整30个年头。在东大材料学科86年的办学历程和建院(系)30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东大材料学人谱写了催人奋进的创业之歌和动人心魄的追梦篇章。
创业应时势高山起微尘自上世纪20年代,我校材料类专业肇建以来,东大材料学人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和建设富强中国的伟大梦想紧密相连。1947年2月,中央大学与导淮委员会合作,在著名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专家吴中伟先生的主持下创建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混凝土材料研究实验室,组织起我国第一支混凝土科研队伍,这支队伍为东大材料学科的发展播下梦的种子。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建设对材料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应当时的国家需要,南京工学院分别于1954和1956年相继设立“铸造”专业及“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的前身“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制品及构件生产”专业,并开始本科招生,此后两专业又相继于1962年和1965年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两源汇流,材料学科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热潮和科教兴国方针的引领下,作为工业建设基础的材料学科开始了蓬勃发展。东南大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从1980年到1983年相继成立了“金属材料”本科专业、“铸造”
专业博士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分析测试中心,为后来材料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为适应新的科技发展趋势,促进材料学科的建设,经充分论证,1984年12月,学校正式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标志着东大材料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成立,构筑了强有力的平台建制。1990年,“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设立;1992年,原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材料”本科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并入材料系;1994年,“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点设立;1997年,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199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成立;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2003年,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原机械系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并入材料系,同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子信息材料”本科专业设立;2004年,“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本科专业设立;2006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至此,东南大学材料学科体系和组织构架基本完善,学院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多方向相互促进、相互交叉、齐头并进的整体发展阶段。
经过30年的发展,材料学院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学院下设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加工工程四个学系及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还自设有“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材料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另外“新材料及其应用”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一、二期建设工程资助学科。“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30年的快速发展,材料学院正坚定不移地朝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峰学科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戮力共开拓英才引发展自东大材料学科成立以来,材料学院坚持“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以高端人才引领学院事业发展。从著名水泥混凝土材料科学家及原中央大学混凝土材料实验室创始人吴中伟院士、铸造学科著名科学家和开拓者之一的舒光冀先生等东大材料学科的奠基人,到混凝土耐久性全国著名学者孙伟院士、世界铸造组织执委著名冶金学者孙国雄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再到缪昌文院士、孙正明教授、沈宝龙教授、刘加平教授等在内的新一代学界的翘楚,有力带动了东大材料学科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学院已拥有一支由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名国家专家领衔,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34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骨干,专任教师53人的强大师资队伍。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实施,学院还陆续聘请了东大杰出校友唐明述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SPShah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井上明久等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作为客座教授,为学院的学术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援。学院着眼未来,着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优秀年轻学者在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感召下加入材料学院的大家庭。
潜心育英才桃李焕芬芳30年来,学院坚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长期以来,学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结合院系实际,探索形成了一套将自身定位与国家需求良好匹配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色办学之路。学院共培养本科生近三千人,研究生千余人。他们当中,既有像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尹衍升教授、宝钢首席科学家张忠铧教授等高层次精英人才,也有大批材料领域的骨干人才和中坚力量。他们在东大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毕业后在各个行业和领域踏实肯干,辛勤努力,在中国改革建设大潮中树立了东大材料学人的口碑和品牌。他们饮水思源、怀恩报本,以涌泉之心回报母校母系。众多校友和所在企业为人才培养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了包括“苏博特基金”、“孙伟奖学金”在内的十余个奖助学金,学生覆盖面已超过70%,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学院围绕“卓越化、国际化和研究型”行业急需材料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与各地政府、企业合作建立了21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近20个企业实习基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国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定期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开设全英文课程。近五年来,已有超过60名学生出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及合作交流,同时也接纳了法国、埃及、巴基斯坦等多名国外学生来学院学习研究。学院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各种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过半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所继续深造。
有为搏有位广厦起蓬荜30年时光荏苒,东大材料学人聚力耕耘、自强不息。材料系建立后很长时间内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办公科研地点。教师的办公实验室零星分布于四牌楼校区多达十余处,南高院、五五楼、五四楼、北平房、中心楼等建筑内都留下了材料师生的印迹。在这样的环境下,材料学院的师生秉承东南大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精神传统,坚持“有为才能有位”的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2005年,孙伟老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校土木材料方向的首位院士;2006年,何德坪老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科研成果在神舟载人飞船上得到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2006年8月,学校决定,材料学院整体搬迁至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12000m2的材料楼成了材料学院的家,由此学院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科研办学空间的显著改善极大激励了材料师生,大家卯足干劲、聚力耕耘,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的“分析测试中心”、“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材料科学研究生创新平台”、“微生物土木建筑与(能源)环境材料研究生创新平台”、“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纤维与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所”、“绿色建材技术研究所”等实验研究平台陆续建成,6000m2的材料新大楼启用,这些都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和产生高水平研究成果提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硬件保证。
顶天做科研立地作贡献30年来,学院继承和发扬了材料学科的光荣传统,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坚持顶天立地科研方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开展科研,初步建成了一个具有完整学科体系的先进材料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及产学研一体化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以创新为主导,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研究型新材料学科群体。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防科工委高技术项目、部省级基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地方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数百项。研究成果在神舟飞船、三峡工程、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地铁等多项国家大型工程中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三等奖10项,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贯彻学校“坚定不移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的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院为主体,东南大学与江阴市人民政府及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东南大学江阴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极大推动了周边地方经济发展;依托材料学院的力量,与江苏大型重点企业共建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大力支撑了企业的长效发展。
“乘风鼓征帆,破浪永向前”。30年来,几代材料人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聚力耕耘、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我们将发扬这一优秀传统,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博采众长,勇于开拓,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为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