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4-12-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素履之往以启山林

———材料系创建初期片段回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师谈荣生

   期次:第1268期   


  值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0 周年院 庆之际,首先对我院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 就表示衷心祝贺。很荣幸受邀为院庆撰稿, 我就材料系在创建及初期发展过程中,所 经历的一些片段回忆如下。
一、建系背景
文化大革命前,机械系在专业设置的 发展上,按南京工学院发展规划均以配套 电子类专业为主,一直未新设材料类专业。 进入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 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当 时,材料科学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三大 支柱之一,我校相关学科深悉缺少材料学 科的不足,为了适应重要学科配套和科研 发展的需要,1980 年学校批准增设“金属材 料”专业;1981 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以舒光冀 教授为导师的“铸造”专业博士点,这是我 国首批批准的三个“铸造”专业博士点之一 (另两个是清华大学的王遵明教授、大连工 学院郭可韧教授),为了配合博士点培养研 究生和开展科研的需要,组建了金属材料 研究室。随着“金属材料”专业建设的不断 推进,以及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扫描电 镜等大型设备,分析测试中心于1983 年建 立,材料学科在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和实验 设备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1984 年底 学校批准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易 于操作,由原机械系的金属材料教研组(含 本科专业)、金属材料研究室和分析测试中 心三个单位组成,于1984 年12 月31 日下 午在礼东一楼教室召开了成立大会。当时, 全系教职工30 余人,学生约150 人,是学 校的一个小系。
二、艰苦创业
八十年代中期,虽已步入我国改革开 放的发展期,但学校也是百废待兴,需用钱 的地方很多,故对新系的支持难免心有余 而力不足,这就使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艰 苦创业的过程。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主要有 以下三点:一是用房紧缺,地点分散。材料 系刚成立时,学校一时无空房可给,所以系 里没有办公室,系办主任只能把系章放在 拎包内流动办公。随着新系建设的发展,师 资队伍、研究生数、科研项目、实验设备等 逐渐增多,导致教学、科研和实验用房均需 不断扩大,由于学校尚未盖新大楼,只能靠 挤腾出的零星空房调剂,使我系用房地点 零星分布在南高院、西平院、河海院、铸工 车间、北平院、五五楼、中心楼、切削实验室 二楼及北侧平房等近十处,难以统筹规划 和管理。二是系穷、创业艰难。材料系成立 时,学校在经费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拨给八 千元开办费,所以,我们除了非得购买的办 公家具和用品外,必须精打细算地用钱,如 系会议室的会议桌和小家具就是用设备处 支援的包装箱木料,请木工自行设计制作 的。三是本科专业单一,学科发展难度大。 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内众多工科高校相继成 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般均具有两个以 上本科专业。当时,我系仅有“金属材料”一 个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其他高校属老专业, 已有多个单位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而我校 于1980 年新设,尚在筹建硕士点;我系的 “铸造”专业博士点,是我国首批博士点之 一,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不过“铸造”本 科专业和大部分专业教师尚在机械系,这就 大大削弱了整体实力。因此,综观材料系初 期是:本科专业单一,硕士点、博士点少,整 体实力不强,在国内缺乏影响力,学科发展 难度大。同时,这与我校作为重点高校的地 位很不匹配,这就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压力。 在剖析不足并明确目标后,通过踏实工作和 努力拼搏,1990 年批准“金属材料”专业硕 士点;1992 年学校决定,将土木系早年办学 的老专业“建筑工程材料”本科专业和“无机 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点并入材料系,从而 大大加强了整体实力,使材料系步入了良性 发展期。
   三、冲刺一级学科博士点
到九十年代后期,通过多年建设,材料 系在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实验 室建设等方向均取得了显著进步。而分布在 多个系的相关材料学科也得到了良好发展, 积累了较多成果,但在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增 设上均未取得突破。鉴于此,于1999 年学校 决定:整合全校材料学科的力量和成果,联合 各材料学科成立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由林萍华副校长兼任院长,材料系蒋建清和 生医系袁春伟兼任副院长 (明确为松散的联 合体组织,属非行政机构,无编制指标),隶属 校科研处,下属包含材料系、机械系铸造专 业、电子系电子信息材料专业、生医系生物医 学材料、化工系高分子等材料、物理系凝聚态 物理等单位,申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 科博士点,于2000 年12 月获批,包含“材料 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三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 年批准设立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 我校材料学科在省内已具明显优势,在国内 亦有了一定影响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