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采集世界之光,用心始终如一
摘要: 入物联网领域,2014年收购湖北索瑞电气,夯实智能电网领域产业基础,2015年发起成立中云文化大数据公司,进入大数据
- 大型昆曲经典《牡丹亭》在我校精彩上演
摘要: 本报讯5月26日晚,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国家一级演员龚隐雷、上海白玉兰“主演奖”获得者施夏明等著名昆曲
- 一个学者的心灵史
摘要: 十几年前,我在东南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张燕教授是我们艺术史与艺术论著导读和艺术史课程的老师。有一天,她把我叫到教室外



采集世界之光,用心始终如一
期次:第1283期
入物联网领域,2014年收购湖北索瑞电气,夯实智能电网领域产业基础,2015年发起成立中云文化大数据公司,进入大数据领域。未来的光一版图,是采集世界之光的版图,将上演精彩与速度,向着千亿级企业迈进,实现公司“为人类信息文明服务”的宏伟蓝图。
厚载流光,一脉相承
龙昌明一直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总是有“贵人”相助。比如,小学时教他笛子的冒老师、大学时陆伟良教授、毕业时的孙老师、前线时的罗团长等,以及创业之路上众多尊敬的长者,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很大帮助,使他人生的征途中不时汲取到智慧和道德的光芒———这是他事业成功的源泉。因此,他也不时提醒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骄傲、不迷失、不辜负,并尽其所能地将从各个层面获得的力量和资源回报给母校、回馈给家乡。
近年来,他在母校东南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赞助了“光一”之夜、校庆等多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学生创业辅导和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评选等活动,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相关院系进行产学研合作,并特别出资赞助东南大学创始人郭秉文论坛,并为其塑像。在龙昌明看来,他学习和创业之路,正是郭秉文先生当年倡导的教育要使人具有“坚强的体魄、充实的精神,道德、学术和才识”的“三育并举”的教育宗旨,以及大学应该力求达到“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高中毕业三十年之际,龙昌明给他当年就读的清镇一中图书馆捐献了价值500万元的图书和30万元助学金。2012年龙昌明当选为江苏省贵州商会首任会长,他更以极大的热情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商会成立当天,他倡议的“燎原计划”公益项目也同期启动。该计划是针对从未走出大山的山村教师而设立,旨在为贵州偏远山村中小学教师开启全新的时代体验,让他们亲身感知这个时代最新的生活方式与最美的城市蓝图,并让这种真切感知带给贵州偏远山村还未走出大山的老师和孩子们,他所主导引进投资的“国家数字音像传播服务监管平台”大数据中心项目已落户贵州,投资将超过100亿元。未来,龙昌明希望江苏省贵州商会能聚集光一科技和更多的社会力量,努力在贵州的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建设版权云、食品安全、中药材及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管理大数据应用等几大平台。在龙昌明眼中,贵州不应该只是美丽,也应该富有!
龙昌明常说,在他的人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并行着两条线:一条是科技之线,一条是艺术之线,这支撑着他始终充满着创造力、想象力,又始终饱含着激情和斗志,大学的同学对他的评价是,“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细胞”,而他则认为,创造需要艺术的想象,实践需要科学的发挥,和谐需要包容的胸怀,责任需要严谨的态度。在他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充满自信的睿智、勇于担当的坚定,也能感受到浪漫诗人的情怀、感恩社会的奉献。
创业之初,龙昌明希望公司能够早日在电子行业等诸多领域里实现多个第一(公司英文名包含EleFirst),这是公司起名“光一”的最早由来。实际上,这个名字在公司后来的发展中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职工潘玲玲在为公司内部刊物《攀登者》撰写的诗歌《信仰之光》中写道:“采集世界之光,用心始终如一。”这是对“光一”理念最真实、最形象、最美丽的诠释。从上大学起,龙昌明离开贵州已经三十多年了。回首往事,他总忘不了人生道路上采集的每一个火种,更不忘记让火种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厚载流光,一脉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