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本期关注:
摘要: 我校召开2015年秋季中层干部大会------2版我校举行2015年暑期工作研讨会------3版我校学子在“挑战杯
- 我校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喜获佳绩
摘要: 本报讯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东南大学共获资助304项目,获资助总经费
- 我校承担设计的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落成
摘要: 本报讯近日,由我校承担设计的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基本落成并投入试运行。自2009年东南大学中标设计以来,先后承担了该
- 《东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全面实施
摘要: 本报讯今年暑假期间,教育部对学校年初上报的《东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反馈审核意见。8月3日,学校党政联合发文,正式向教
- 图片新闻
摘要:



《东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全面实施
期次:第1287期
本报讯 今年暑假期间,教育部对学校 年初上报的《东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反馈审 核意见。8 月3 日,学校党政联合发文,正式 向教育部报送了 《东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可以说,东南大学全面深 化综合改革已经由方案设计进入了全面实施 阶段。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深入学 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部署, 东南大学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东南 大学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
《方案》的制定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 视,也获得了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和院系、部门 的大力支持。经过若干轮的校内外调研论证、 沟通协商和意见反馈,几易其稿。《方案》全文 24000 余字,分三大部分,即总体思路、改革 任务和组织领导做了全面阐述。
《方案》第一部分阐述了综合改革的总体 思路,针对东南大学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提 出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基本原 则。
《方案》提出,东南大学综合改革的指导 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政治决心 和战略考虑,以立德树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 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设 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突破口,解放思想,开拓创 新,全面深化各主要领域改革。
东南大学综合改革具体目标有二:(1)坚 决破除学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 更加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东大特点的现代大 学制度和内部治理体系。(2)以内涵建设为导 向,全面、快速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到 2020 年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方案》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学校在体制 机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师资 队伍和人事制度、资源配置和保障、管理服务 等六个主要方面的综合改革任务。
(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 结构
《方案》提出,本轮综合改革将进一步加 强顶层设计,以《东南大学章程》为统领,进一 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向院(系)简政放权,增 强院(系)的发展活力。《方案》要求:(1)推动 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简政放权,使院(系)真正 成为学科建设和学院治理的主体。(2)优化校 部机关组织架构,理顺校内直附属单位,新成 立教师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直接服务 广大师生。(3)平衡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进一步加强学部建设,将一部分涉及学术评 价、学术标准的事务经由学部审议或审定。 (4)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社会、大 学良性互动。
(二)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方案》提出,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基础 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招生 录取制度、培养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改革,着 力拓展本、硕、博一体化和卓越化、国际化、研 究型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改进学生价值引 导和学习支持方式,健全基于学生成长体验 和不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努力构建研究 型大学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关于招生录取机制,《方案》提出: (1)本科招生录取机制方面,建立和完善学校 的招生决策机制、执行机构和运行机制,积极 发挥学科专家的学术评价作用,进一步深化 自主招生。(2)研究生招生录取机制方面,推 动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区分学术学位和专 业学位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专业能力测试 的基本标准,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 考核”选拔制度。(3)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 机制,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在全日制专业学 位研究生中试点轮转制。
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提出:(1)推 出名师、名课程、名课堂、名讲座工程,集中投 入建设高水平通识教育选修课,至2018 年达 到100 门左右;建设慕课( MOOC)50 门左 右;着力加强7 个全英文授课专业的内涵建 设,至2020 年,有2-3 个专业接受 ABET等 主流国际认证。(2)设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改 革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和形式,注重教学过程 中的形成性评价,实施院(系)教学工作考核 与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下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