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5-11-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文化学者龚鹏程教授作客人文大讲堂

   期次:第1294期   


  本报讯11月5日晚,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龚鹏程来到九龙湖校区并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上为学校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谁的国学”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龚鹏程教授介绍了“国学”一词的由来及古今的涵义,并指出近代中国开展国学运动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惑。龚鹏程教授认为我国国学运动有三个发展特点或脉络,一是反满,即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这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二是反帝制,希望改变政治受压迫的局面;三是反儒,并呼吁恢复古学。龚鹏程教授在讲座中还以敦煌文献和仰韶文化的发现为例,介绍了西方考古学对中国国学研究的影响,并指出西方的一些学术观点也促使中国学者开展国民性研究、整理国库清理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解释。他还认为,我国在建筑学、近代文献的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启发。
  龚鹏程教授在讲座最后还提出了中国国学运动的发展路线是歪折扭曲的,这条发展道路需要我们重新梳理、重新展开,需要我们重新看待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观点。
  讲座结束后,南京金陵图书馆馆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对龚鹏程教授的讲座做了精炼总结和精彩点评。(朱玲瑶)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