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5-12-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建国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期次:第1299期   


  上接一版----资助的学者。先后出版论著7部,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论文3篇、《建筑学报》和《城市规划》34篇。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已培养博士和硕士80余人,其中指导博士生获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建筑学科近十年唯一获奖)。30年来,王建国院士及团队先后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的工程实践,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30多个城市完成了60余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其代表性的设计成果包括:绵竹市广济镇灾后重建公共建筑群、中国国学中心、南京总体城市设计、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常州市空间景观规划、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厦门钟宅湾地区城市设计、南京明城墙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南京中山陵博爱园和天地科学园规划设计、南京大报恩寺塔遗址保护和新塔规划、杭州西湖申遗东岸景观提升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公共教学楼、牛首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等。
  王建国教授当选院士不仅是对他长期以来在城市设计和建筑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新一代“东南学人”的风采,而且也是东大建筑教育和办学水平稳居国内领先的重要见证。
  又讯在12月7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相继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除王建国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我校另有五位杰出校友同时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孟建民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宣益民、常青、黄如、房建成四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国院士与孟建民、常青两位院士校友均出自东南大学建筑学科。
  孟建民校友,1978年入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和1990年分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6年曾先后任我校建筑系教师,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分院院长。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兼任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与导师齐康院士合作设计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分获国家优秀设计奖金奖、铜奖。先后获得“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七届梁思成建筑奖等荣誉。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宣益民校友,1984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是我国热能工程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了纳米流体导热和对流换热的微观现象与宏观传递性质之间的本构关系,揭示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强化机理。发展了近场和远场热辐射的理论与应用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近场热辐射模型,提出了表面热辐射特性调控和太阳能吸收增强方法,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常青校友,1991年毕业于我校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建筑学新领域的开拓性研究,领衔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引领了国内历史环境再生的工程实践探索,曾先后荣获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瑞士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亚太地区唯一金奖、亚洲建筑界最高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1999年担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担任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国际评估委员,2009年被美国建筑师学会评选为荣誉会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黄如校友,1994年获我校电子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集成电路新器件与新工艺研究,在低功耗器件的新机理新结构、纳米尺度器件和关键共性工艺等方面作出了系统、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房建成校友,1996年毕业于我校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导航定位技术专家组召集人,现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工作,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二等奖各一项(均排名第一)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三)、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08年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2009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许启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