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是许苏明、唐世刚、陈硕三位老师新近完成的一部从价值角度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作品。该书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围绕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主题,就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价值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了详实而有深度的探讨。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全书共分三大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阐释了价值追求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部分内容指明价值对发展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判定一种发展理念是否科学的终极标准,就是其价值归旨是否立足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价值也存在转型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促进相关发展价值的当代转型。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主要阐释了科学的发展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这一部分从科学发展理论与历史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入手,指出科学发展观助推了哲学思维的新转变,促进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推进了发展方式的现代转型,是对传统发展哲学思想的超越。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维度来阐释科学发展观在推动“五位一体”和谐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及其具体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之间的内在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本书在选题立意、谋篇布局以及理论观点上都具有独到之处。首先,从选题立意来看,目前,国内学界从历史背景、理论内涵以及方法论等角度出发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从价值层面展开研究的作品却并不多见。事实上,价值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构成了价值形成及其变化的客观基础,而价值也反过来以文化理论、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形式促进着发展和变迁。因此,对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的探讨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发展的视野当中,还应从价值维度出发加以思考。就此而言,本书的选题和立意具备新颖性。其次,本书在谋篇布局方面颇具匠心。全书紧扣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先从总体层面阐述了科学发展与价值追求的关系,继而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出发,分论各自在科学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追求的具体路径。这一写作思路既让读者对科学发展观价值维度的整体风貌有所认识,又能让读者登堂入室了解其内在奥义。最后,该书阐发了不少颇具启发性的理论观点。比如,本书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区分为一般规定性与特殊规定性两种,其中,以人为本、公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追求的一般规定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当前中国发展的五大目标则构成了科学发展观价值追求的特殊规定性。再比如,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就提出了“文明自信”的论点,这与总书记不久后提倡的“文化自信”颇有相通之处。
有学者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新阶段,理论工作者依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是否过时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发展观的研究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是深入剖析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面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及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我们党在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进行深入思考后给出的科学的理论总结。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总结和提升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对于科学发展观具有理论和价值上的延续性,尤其是在协调、绿色、开放等发展理念上具有明显的一脉相承特征,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客观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作为一本从独特视角出发研究科学发展观的作品就显得愈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