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70后的人们,也许没有几个没看过小说《红岩》;即使你没看过,也很可能你看过电影《烈火中永生》;要不,你一定也熟悉歌剧《江姐》的动人旋律!这些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江姐、许云峰、齐晓轩、成岗、刘思扬……这些名字,相信你一定耳熟能详。
你知道吗?这些作品中的许云峰、齐晓轩的生活原型是许晓轩烈士。
许晓轩,江苏省江都市仙女庙人,1916年10月生于一个贫苦的职员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父亲去世后,许晓轩为生活所迫中断学业,到震泰钱庄做学徒。学徒期间,他结识了在仙女庙电信局工作的陈世德。陈世德原在上海电报局当报务员,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因革命活动被捕,但因证据不足,国民政府只好将其释放,特地把他下放到只有3000多人口的仙女庙。陈世德来后不久,便结交了一批进步青年,同时组织“世界语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陈世德的启发引导下,许晓轩等人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抗战爆发后,许晓轩到达重庆,结识了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并参加了互助会的活动。后经互助会负责人杨修范的介绍,许晓轩于1938年5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许晓轩参与创办进步刊物《青年生活》,并积极撰写文章。因资金紧张,他节衣缩食,克服困难,把积存的钱拿出来办刊物,出色地完成了党所交给的任务。1939年春,许晓轩出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他经常深入劳苦大众,领导和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斗争。1940年4月,在大溪沟兵工厂工作时,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从此过上了铁窗生活。
在清新明丽的初夏时节,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神龙之川、三江之都所在地仙女庙,拜谒了许晓轩烈士的故居。
故居青砖黛瓦的小小院落,简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红底镏金的五个大字———“许晓轩故居”熠熠生辉,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故居里陈列着烈士的遗物,以及一些图片资料。尽管以前知道烈士们的一些情况,但这次参观,我还是被其中的两份资料深深地震撼了,心灵深处又一次接受了洗礼。
在狱中,许晓轩在白公馆狱中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凭着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足智多谋,经受了敌人无数次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折磨,同时领导难友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重庆望龙门22号军统的看守所里,许晓轩特地写下“宁关不屈”四个大字,以此表示他坚强不屈的斗志。
看着这“宁关不屈”四个大字,我仿佛看到了红岩磊磊,感受到了烈士们铁骨铮铮。这种坚贞的气节,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党的伟大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党的崇高事业的无比忠诚。自古仁人志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共产党人更是“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宁关不屈”!这些人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必将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光辉事业将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中。
重庆解放后,从白公馆监狱脱险的革命志士罗广斌代表遇难烈士向党组织提交了两万字的报告,其中第七部分《狱中意见》,记述了以许晓轩为首的狱中党员和革命志士对党组织的最后寄语:第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第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第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第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第五,切勿轻视敌人;第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第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第八,惩办叛徒、特务。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重温这八条建议,我在震撼之余,又感到沉重。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了苦难深重的祖国,经过艰巨卓绝而波澜壮阔的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人为之自豪,世界为之惊叹。
然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始终保持强烈的执政忧患意识,则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涵养的一个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95年的成绩虽举世瞩目,但危机依旧四伏,我们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国际范围内“六国七方”南海争端挑战我国主权问题,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不断向我国渗透;国内体制深刻变革过程中的腐败高发多发,“疆独”“藏独”“台独”等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猖獗,等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共产党更应时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比当年许晓轩们小。“狱中八条意见”
是革命先烈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特别是经历失败和挫折后刻骨铭心的体会与总结,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是用烈士的鲜血写成,一字一句发人深省。几乎每一条都能切中时弊,仿佛就是针对当下所说。“死去元知万事空”,照常人来看,为事业奋斗了一生,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该是盖棺而论定。
但烈士们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临终提出了八条意见。这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的深情,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大爱。爱之深,才会忧之切!今天的我们不能忘记黄炎培先生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讲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更要牢记国歌中唱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自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
作为一名党员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