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在我们少年时代就关注和培养哥哥和我的无线电业余爱好兴趣。他以个人年青时经验告诉我们有一技之长是非常重要的,他髙中毕业后就帮助别人修理收音机,用所得报酬去支付他考大学的费用。他经常资助我们装修收音机,示波器和电视机。
哥哥这方面非常专注和着迷,以至于后来他还有机会去徐州无线电厂工作。我于1968年下乡插队务农,我就用我在家学习到的知识为生产大队创造半导体扩音设备,黑光灯杀虫设备等等。后来得到高淳县办电子仪器厂招收我去工作的机会。
父亲热爱无线电通讯技术,他很爱学习,经常读书学习至深夜。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冲击,工资降低,住房面积缩小。但他还是坚持学习。我当时很不理解他这样的做法。他的解释是以前抗战在昆明读西南联大时,白天要防空,晚上要考试。现在的条件比那时要好很多。自从我读了父亲在1992年西南联大同学会的发言,我才理解,他的成长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希望中国强大不再受外来侵略初衷深深地激励他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我在1983年来美国留学之前,曾经和父亲讨论今后我学习和工作方向。父亲认为我应该定方向于计算机在通讯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从80年代末至今,我亲眼见证了Internet在SiliconValley发展。看来父亲学术思维是准确的。
父亲对我哥的关心和爱护也非常感人的。从我哥生病后,父亲一直在帮助他并带在身边照顾他。还想尽办法帮哥哥解决个人问题,成立了家庭。1995年父亲去世后至今,哥哥的生活自理正常。我们兄妹三人关系很好。
以上几点对我印象深刻。由于时间关系,就此停笔。(作者为吴伯修先生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