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8-09-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没有了灯,你仍然拥有光经济管理学院缪静颖

    摘要:  停电事故,因为并非恐怖袭击而更恐怖,它表明灾难并不一定来自敌人和恶意。———《南方周末》这是《南方周末》描述美国20

  • 我们的大学老师邱洪兴

    摘要:  1978年10月,我和同学们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南京工学院,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本科专业。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老师的举止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了灯,你仍然拥有光经济管理学院缪静颖

   期次:第1377期   


  停电事故,因为并非恐怖袭击而更恐怖,它表明灾难并不一定来自敌人和恶意。———《南方周末》这是《南方周末》描述美国2003年大停电时的话,在人类急需电来照明时一切是令人恐慌的,然而在白日里呢?也许相比恐慌,人们反而慢了下来,静了下来。
  在清晨发现自己的台灯像没睡醒似的不肯睁眼时,一瞬间:
  “停电了?”三个字便扣在心上。第一时间室友先去查看是否水也停了,得到乐观的回答后我们先庆幸至少基本生活还是能继续的。简单地收拾后,便各自带着充电宝出门了。
  “通报:因吉印大道上配电柜失火,目前九龙湖校区全面停电。不知何时可恢复供电。”一时间,微信朋友圈以及各种群开始转发停电原因,“不知何时”好像给了人些许烦躁大于恐慌。而烦躁的原因可能是丢失了赖在宿舍的舒适,不得不出门见光。
  没有电,烧不了热水,就喝冷水。
  没有电,食堂开不了火,超市挤满了人。
  没有电,超市只能现金支付,没有现金就找人借。
  没有电,扫描不出价格,就人工去标价牌处查找再回来收款。
  没有电,图书馆闭关,但是可以借着阳光在教室学习。
  平日里有学习看书习惯的人还是照常会去图书馆,看着零星点点的人远远已经望见紧闭的大门仍然不甘心地爬到最高想看看闭馆时间,其中一个女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看着我走下来,应是明白了已经闭馆,于是在台阶上驻足并拿出了手机,报告着自己的茫然与不知所措。一个人带着目的去往一个地方的时候,突然被拒绝进门怕是无所适从的,好像无处可去也不知去何处。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改变着人们的计划,一切都需要重新排序。
  重新排序后的生活,多了点乏味,也添了点趣味。
  超市开始把面包、蛋糕等等能充饥的食品摆放出来,食堂也紧急供应了快餐和面包等来应急,这画面颇有些救济的意味。然而多数人心里却不觉得凄惨,因为除了停电一切仍然风平浪静,人们都好像对现状淡定地应对着。
  “克服困难,把课上好!”停电不是逃课的理由,有时候人总是把天灾人祸当作理所当然的借口。虽然停电了,但是基本上九龙湖校区的老师们都还是正常上课,没有了多媒体的辅助,老师仅凭一张嘴和一块黑板照样将课上得生动有趣。仿佛时间倒流,回到民国回到古时,知识的传授永远不会因为媒介的简化而失去应有的魅力和活力。
  你会发现,停电后人们走得更慢,网不好人们回的消息也因为延迟而不匆不忙。发不出消息开始会急,过一会儿便不急了,于是网络畅通时说的那些废话也被咽在了肚子里。有时候能源给了我们便利,也让我们的浮躁发酵。在这十个小时左右的停电时光里,可能玩手机的时间少了,看书更专注,用脑比用眼睛多。
  想想好在东大的停电发生在白天,若是在傍晚时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如果让我想,那许是一场狂欢吧。曾经有一位深圳的卖唱歌手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路人完整地听他唱完一首歌,唯独停电那个夜晚,他拥有了一个小型的演唱会。东大停电的夜晚,或许会有风之声口琴在湖边悦耳的音符,有打着手电筒在偌大的校园里散步的人们,亦或是久久未聊终于有时间坐在台阶上月光下谈天说地的伙伴。
  生活嘛,不比理想,总会有法子的。
  电停了,然而生活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
  因为即使没有灯光,白日里有阳光,夜里仍有一轮明月当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