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9-10-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生命践行初心以砥砺丈量南极———忆我国“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奠基人、东南大学郝英立教授李宇青

   期次:第1407期   





  打开东南大学档案馆20122T0002号档案盒,一本黑色封皮的记录本映入眼帘,这是我国“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的奠基人、曾任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郝英立教授的遗物,笔记本里满满记录着一个个模型的设计、一套套方案的筛选、一次次会议的记录,还有一个个和时间赛跑的任务节点……郝英立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学习,1996年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郝英立毅然选择了公派出国。出国前他坚定地对妻子说:“学成后我是一定要回国的。”
  1998年至2003年,郝英立先在田纳西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机械工程系做访问学者,兼职教授。他的妻子回忆道:“在美国的五年,英立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学习和项目研究中,没有回国探亲一次,都是我利用暑假带孩子去看他。”
  “郝博士是我的所有博士后研究工作者中最好学、工作最努力、成果最卓越的一个,先后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被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聘请为客籍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陶永心在发给东大的邮件中说,在美国5年中,郝博士一心想着回去报效祖国,他周围的博士后们纷纷申请绿卡,他却矢志不移。告别晚餐上,院系领导一再挽留他,他一一婉言谢绝。2003年5月12日,郝英立在给学校的信中写道:“现在我具有回国工作,为我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8月份,郝英立满怀豪情,践行着他报效国家的初心,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工作。
  以往,我国在南极考察的天文观测数据都是通过租用澳大利亚的平台获得,观测到的重要数据往往拿不到。我国科学家深感被人“卡脖子”,也意识到没有“中国芯”的南极科考事业将无法获得成就。
  2009年4月,东南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制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及提供能源、数据、通讯等综合保障的“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它不仅要求项目主持人掌握最新国际前沿技术,而且需要在诸如西藏这样的高海拔艰苦环境下进行观测分析。郝英立受命为该项目的负责人。
  郝英立就像一名将军,带领他的团队没日没夜地冲锋在研发现场,反复计算每一个技术参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克服了前行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朝着集结地南极砥砺前行。
  2010年9月26日,郝英立和他的团队第二次来到西藏,为的是将“南极科考冰穹A支撑平台”运回南京进行最终维护和调试,以便11月份搭载“)龙号”科考船前往南极中国站安装使用。原本他是可以留在南京坐镇指挥的,但他对科学严谨、对细节审慎,他觉得重大任务容不得半点闪失,关键时刻,他表明:“我是共产党员,是项目负责人,必须去!”
  下了飞机,郝英立和队友辗转近4个小时车程直奔海拔4300米的目的地,他亲自参与拆卸打包,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终因旅途劳顿和超负荷工作,加之高原反应,9月27日凌晨,47岁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西藏高原,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南极科考工作笔记》。
  郝英立团队仅用1年零2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完成了澳大利亚花费8年才打造完善的平台。2010年11月初,由郝英立主持设计的“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启动仪式在东南大学举行,标志着中国真正掌握了打开南极科考的钥匙。可以告慰郝英立的是:平台使用后整体性能指标远远超过国外已有平台,南极天文科考设备终于有了“中国芯”。
  郝英立,一位普普通通的教授,他有着忠实服务国家的信念,这一信念来自“我是共产党员”“学成后我是要回国的”这样朴实无华的初心;东南大学档案馆将一直见证着一封请求回国工作的信、一本目标“南极”的工作笔记、一个冲锋在前的项目负责人!这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共产党员———郝英立教授!(作者为校档案馆副馆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