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花小语:从量变到质变九龙湖校区很大,每次去都有观察的收获。清晨自北门进来,过土木学院大楼,在教学楼北的荒地见到了大片的黄花。远看,它有着菊科植物的标志黄色,一米多高,长势茂盛,有的茎秆长达3米,在风中晃动起来有如游龙,仿佛3D影院中的科幻植物。近看却没有大多数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花叶间还有着清晨的露珠。其实它的每一朵小花确实是头状花序,但小花在枝上组合成了伞状或圆锥花序,一棵就如一把。朝阳中的它很质朴,眼前岂止是一枝,而是千枝、万枝,庞大的数量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效果,真是从量变到质变!数量的集聚是草本植物最惹人注目的方式,二月兰、红花酢浆草、三色堇、一串红皆是如此。
此花原产北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上海、南京等地,可用于插花,但因其根基发达,繁殖力强,与周围植物抢光抢肥,颇有侵略性,其他植物都因它一霸而无,因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栽种弊端多,如今已是清除的对象。看来下一个秋天可以发动湖区的师生们以此花来插瓶矣。也有学者研究,发现芦苇可以克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蔓延,这样的替代控制显然更加经济、安全和彻底。面对外来的生物,我们既希望它能丰富本国的物种,但也要勤于观察其生长状况和给周围植物带来的影响,早期防范它的侵蚀。解药常常不易获取,引进物种要非常小心。
另有相似植物,名为“一枝黄花”,同属不同种,原产于我国,为乡土之物,可全草入药,疏风解毒、退热行血,也可治疗毒蛇咬伤等,因而别名“蛇头黄”“见血飞”。(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