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创团队合影:刘昱彤 娜迪热·艾合买提 何祉其 陈若筠 黄宜驰 孙凯奇 陈奕宏 冯嘉彤 颜亚强
《越过山丘》的选角很有意思。一般的剧组都是先定剧本,再选角色。而《越过山丘》一开始只定下来“孤独”这个主题,就进行了一次男女演员的试镜。在敲定人选之后,孙凯奇依据演员的特征再开始剧本的撰写。因此,故事中两位演员的部分经历都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女主角陈若筠就是学校西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比如男主角陈奕宏就是微电影剧组的一名摄像师。为了体现故事的真实感,特意在剧本中保留了他们的原名。
《越过山丘》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剧本打磨完成后已经临近11月,微电影的第一场和最后一场戏设定在夏天,团队的两位主演就这样在深秋的寒风里完成了“盛夏”里的故事开篇。
11月连续的阴雨天气成了团队的又一大挑战,许多原本剧情设定的场景不得不重新作出修改。在整个11月,团队成员每天都盯着天气预报,成了不折不扣的“太阳游击队”。有时候突然而至一朵乌云,就会打乱整个半天的拍摄计划,阴晴不定的天气成为《越过山丘》里最大的山丘。
共同经历的坎坷与失落、收获与感动,也帮助了团队成员越过彼此之间横亘着的那一座座山丘。
《越过山丘》的主创团队主要来自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年级,他们都是工科学生,没有任何拍摄和表演的基础。之前在微电影《高光时刻》里摄像的黄宜驰现在已经挑起大梁担任了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他力求场景的真实感,一遍遍地打磨演员台词,直到说到最生活化为止。也是得益于量身定制的剧本,所以两位主角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并较好地完成自己的表演。比起故事本身的感动,团队成员在拍摄过程中也学有了可见的成长。
孙凯奇说:“与我学生时代拍摄的作品所不同的是,作为辅导员的我,更应该通过拍摄微电影完成我的育人使命。通过讲述东大故事,带领一代又一代东大学子走上更广阔的舞台,这才是我拍摄微电影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