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1-04-12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扶贫:传递力量孕育希望———东南大学助力脱贫攻坚报道(二)

   期次:第1451期   作者:张 萌 叶 菁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

校长张广军与在南华支教的学生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一行到访南华县

支教团成员带学生在我校援建的科技馆中学习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平均2000米的海拔高度,让蓝天显得比别处更纯粹,连云朵上的起伏和纹理也清晰可见。山路崎岖、阳光热辣,但依旧没能阻拦一批又一批来自东南大学的教育扶贫接力者,从六朝古都到彩云之南,他们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禾苗成长,为贫困县的下一代培养新生的希望。

接力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和温暖自2013年定点扶贫南华县以来,东南大学已派遣8批34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奔赴南华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2019年,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6名成员来到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由于当地师资紧缺,6名队员需要承担起整个四年级的教学工作,每名队员每周有约25节课,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带队初到南华时,怀揣着单纯“教书育人”志向的秦晓阳,万万没想到他们将要和一群调皮捣蛋、习惯不良的小学生“斗智斗勇”。原来,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大多在外打工,孩子们缺少父母陪伴,祖父母往往又太过溺爱,加上原来学校师资短缺、老师无暇顾及众多孩子的教育,种种因素致使他们的阳光童年染上了点点阴霾。从此,除了日常的备课授课和批改作业,支教队员们几乎搭上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从最细微的小事开始,一点一点改善纠正:陪家里出了问题的孩子聊天谈心,“整治”不写作业的坏风气,严肃课堂纪律,关注生活卫生,提防校园欺凌……可喜的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批基础较差的孩子们终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作课上一个小小的建议,学生能立刻听进去、用起来;平时能够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打理好自己的寄宿生活;跑操的时候队伍也整整齐齐的,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劲头,四年级的教学成绩也实现了台阶式飞跃。

思源实验学校较为特殊,集中了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儿童。思源的学生小小年纪就得住校,生活的磨砺让他们显得更加懂事,也让支教队员们更加心疼。目前还正在南华支教服务的陈佳龙一行于2020年7月到达思源学校,当孩子们围过来,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满满的期待看着他们的时候,一下子让他们明白了“老师”这个名词的神圣,也坚定了他们为学生们付出的决心。初为人师的他们与学生一同成长、磨合,和当地的老师密切交流、取长补短,一边调整着“用大人思维讲课”、教学进度过快等问题,一边也带去了先进的方法和年轻的活力、热情。支教队员们深知建立良好的习惯和夯实的基础对这群大山孩子的重要性,从提醒上课前准备好书本、练习册,到督促及时整理试卷作业错题,再到每天整理每课时每单元的知识总结到深夜,在课堂上,他们严格要求着每一个孩子,在课下,他们一起踢球、玩耍、谈心。他们相信,这些关爱、陪伴和用心付出一定能带领孩子们快乐地走向未来更广阔的世界。

这些关爱也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回馈。一年级的小朋友常常爬到支教老师的背上玩耍,办公桌上会收到学生们偷偷送的牛奶,学生还会在周记里嘱咐老师“晚上不要总熬夜,要早点休息”……支教队员们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他们发自心底的喜欢和感激。课间的时候被一群叽叽喳喳问个不休的学生包围起来,队员们也耐心回答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听了精彩的讲述,孩子们的眼睛里会闪出期待的光芒,纷纷许愿:“我长大后也要读研究生!”“我也要考去南京上东南大学!”

秦晓阳说,在南华支教的一年,虽然他们是老师,却也无法代替孩子们选择成功的人生,“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当好一盏灯,用真心付出和爱为他们照亮一条向善、向前、向美的路。”

在南华,这样的扶贫志愿行动,东大人已经连续接力了7年。7年中,累计有34名志愿者投入这场青春行动,每年服务时长19000余小时,七年服务总时长达13万个小时,支教覆盖南华民族中学、南华第一中学、南华思源学校和北川小学等3000余名中小学生。

守护托举每一颗希望的种子2014年,来自东南大学的扶贫干部,在南华县挂职副县长的王斌,来到一所中学听课。在课间与孩子们闲谈交流的间隙,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围在他们身边的一圈学生,大都默默无语,只有两三个人举起手来,有些甚至连一部也没读过。受于条件限制,很多孩子并没有很多书可读,也因此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此后,“孩子们需要读更多书”就成了支教队员们时刻记挂在心上的事,在他们的联络支持下,东大也在南华当地的图书室建设、书籍资源捐赠上投入了更多的力量。

到2019年,秦晓阳很欣慰地发现思源实验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每个月,每个班都会从校内图书馆借回一部分书籍,每个学生读两本,并写下读书笔记。但他们也发现,这些来自社会各界各种途径捐赠的书籍,存在类型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是中学教辅书。支教队员们便发起了“书海工程”活动,面向社会募集善款3000余元,通过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比例配捐后,获赠了价值两万余元的近600册图书,都是由队员们亲自挑选的以科普类和儿童文学类为主的优质书籍,低龄学生抛掉了艰涩难懂的现代小说,津津有味地读起了适合自己的书目。

“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的种子,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绝不能让他们因为资源、物质条件而错过了宝贵的学习成长时间。”这是每一位曾到过南华县参与帮扶的东大人的共同心愿。

2017年,在东南大学校团委的支持下,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菌亦有情”互联网+扶贫活动,帮助当地野生菌走出大山,同时将受益所得数千元用于资助南华当地的贫困学生。

2019年,为了帮助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过一个“暖冬”,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与东大一位校友母亲朱阿姨共同开展“爱在思源”行动,对全年级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家访、摸底排查,最终向12名家庭困难但品德优异且成绩位于年级前50%的学生每人发放全新保暖内衣一套。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当地野生菌产品销售受阻,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东大校内力量开展“为扶贫助力,为南华下单”公益直播带货活动,直播近一个半小时销售额即破万,在帮助当地消费扶贫的同时,研支团队员将所有直播收益用于成立了“至善南华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

8年间,研究生支教团通过自身力量进行捐赠近1万元,吸纳社会捐赠近30万元,资助图书近1000册,守护每一颗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

“科学桥”连接大山与梦想2018年,13岁的李皓轩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暑假,他和同学们一起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南京,感受了大城市,也真正亲身体会了在东南大学上学是怎样的体验。

李皓轩是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初中生,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出过楚雄,对云南省外的世界更是知之甚少。2018年暑假,为了让更多南华学子开拓视野,树立志向,东大校团委和研支团组织了“彩云至南”夏令营活动,组织南华学子到南京和东大游学,李皓轩和同学们也报名了这次活动。

在夏令营期间,他们在新街口真正地接触大城市,在夫子庙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也终于来到了一直想见的东南大学。在东大,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营学员一起聆听院士讲座、感知科技前沿、研究科技制作、探索趣味实验,用李皓轩的话来说,他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这样的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几年,每年的暑期,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都会以科技夏令营为桥梁,组织南华学子走出去,也会让东大的资源和力量引进来。

2019年,东南大学至善科技夏令营在南华开幕,东大教授、志愿者们纷纷来到南华进行科技讲座、授课和游戏。中国天眼的依山而立,港珠澳大桥的横跨三地,北京大兴机场的拔地而起,在科技讲堂上,中国科技前沿的精彩让他们震撼不已;音乐喷泉、声波装置、滑轮玩具……在东大援建的趣味科技探究馆内,孩子们被众多新奇的科技玩具吸引,有的围在支教老师身旁,认真聆听关于设备原理的解释,有的则与同学结伴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个个兴奋不已,“以后当科学家、造飞机、造火箭”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梦想。

“我们希望不光能够通过自身教会他们知识,更希望依托东大的学科优势打开孩子们新世界的大门,立下远大志向,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第22届支教团成员陈佳龙说。在今年暑假,他们把科技活动继续扩充辐射,带到了南华大山更深处的乡村。2020年8月,陈佳龙和队员们给南华雨露村白族的留守儿童开展了“小小结构师”的科普活动。利用支教队员们刚刚传授的工程知识,孩子们分组制作纸牌斜拉桥,在热烈的讨论中,争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合作搭建好了多种风格独特的纸牌桥。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自豪的笑容,陈佳龙谈到,“在南华,一些科技设施其实不常能接触到。但时不时地开展这些趣味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好的启发,希望他们由此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埋下梦想的种子。”

科学桥搭建科技梦,大山中飞出金凤凰,一座科技桥连接起大山和孩子们的梦想,让无数孩子们走出大山,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从2013年到2020年,一批又一批来自东南大学的教育扶贫接力者陆续奔赴云岭大地,以至善的校训奉献彩云之南,让最美好的青春之花绽放在滇中高原。书籍让孩子们的视野延伸向远方,崭新厚实的捐赠冬衣增添了身体和心灵的温暖,奖助学金鼓励莘莘学子奋发自强,科技打开了一扇叫作“梦想”的大门……这一切都化成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在南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不远的未来,终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