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1-04-12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扶贫:出奇以“志”胜,推陈以“智”新———东南大学助力脱贫攻坚报道(五)

   期次:第1451期   作者:校报记者 陈欣怡

“彩云至南”文化夏令营

我校赴南华县开展文化帮扶

挂职副县长潘勇涛在七彩彝绣工艺品刺绣加工厂

初春时节,万象更新,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的南华七彩彝绣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内一片繁忙。绣娘们坐于绣架前,手指翻飞,正紧锣密鼓地赶制绣样。

近年来,经这座小工厂生产而流出的彝绣产品远渡重洋,销往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2019年,全县彝族刺绣产业的总营业额达到2352万元,为5600多位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

2019年4月,经过校地共同努力,南华县正式退出贫困序列。而如何在此基础上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成为东南大学定点扶贫之路的新挑战。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要帮技和艺”。

自2018年起,东南大学逐步拓宽帮扶思路、创新帮扶举措,尝试探索以文化拉动经济、以文化带动思想,扶“志”同时又扶“智”

的东大特色扶贫之路,为精准扶贫插上文化的翅膀。

产业驱动,“绣”出多彩生活

42岁的鲁国秀曾是当地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年前来到工厂,经培训后她快速掌握刺绣技巧,一年不到已成为一名熟练工。据南华七彩彝绣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创始人、现任总经理丁兰英介绍,根据熟练度的不同,绣娘们月收入最高超过4000元,最低也不少于1100元。目前,在厂工作的共有1142位绣娘,其中有257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48位残疾绣娘。

从一个仅有12位绣娘的彝绣小作坊发展到今天,丁兰英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建厂之初,绣品的花样、色彩和设计都是上成,可销量总是有限,无法在更大范围的市场内得到接受和认可。

为了打开绣品销路,时任南华副县长的东大挂职干部潘勇涛多方调研,最终将问题锁定在了原材料上。原来,当时加工厂所用的布面、线绳,全部是当地自产的“土”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潘勇涛最终联系到杭州一家布料企业,选出最适合彝绣生产的线和布面,引进到生产线上,实现了绣品材质的提档升级,销路困境迎刃而解。

除此以外,潘勇涛还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形成合作,争取到12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开展师资培训、推动“彝绣进校园”活动、尝试建设彝绣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助力文化传承。

市场需求变大,可手工制品难以量产,高水平的绣娘缺失,让丁兰英错过了很多商业机会。她曾挨家挨户地动员残疾妇女来工厂上班,可对方积极性不高,进行一对一培训还需倒贴十块钱。东大扶贫干部邱峰得知情况后,多次募集资金,协助刺绣加工厂开展人才培训。随着工厂创收、待遇的提高,培训班的名额开始供不应求,没有补助,妇女们也争相参加,表示:“学一门技术也是值得的。”

其中一位妇女给丁兰英留下深刻印象:“以前丈夫对她不好,甚至打骂她。后来她来我这上班,一个月能挣一千多。现在她丈夫不喝酒了,态度也好了,前两天还来感谢我,说自己在家干活煮饭,支持老婆绣花。”

邱峰与丁兰英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嘱咐她“有任何困难随时沟通”。这给了丁兰英更大的底气和信心:“一批来自福建的300万元订单,去年没能完成,今年可以轻松完成。相信以后我们也可以接更大的订单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要更努力,大胆的创新、大胆的设计,让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就会走得更远。”

作品打造,“舞”出广阔天地

神秘的蒙化调、热情的阿卡舞、优美的芦笙乐……作为多民族县,南华县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40%,拥有诸多宝贵而独具特色的地方和民族文化资源。然而,打不出响亮的文化品牌,却成为长期以来南华在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上的阻碍。

这也是东南大学艺术指导中心的曹菲菲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9年,经过校地多次沟通,一个创新的想法被付诸实践———整合利用双方资源,帮助南华编排一部拿得出手的舞蹈作品。编排过程是对当地文化艺术素材的整理与升级,而作品本身也将成为宣传地方的有力武器。

以作品为形式开展文化扶贫,这样的尝试在全省,甚至全国尚属先例。即使曾参与青奥会、春晚、国庆联欢等多项大型活动赛事的编舞工作,拥有丰富的编导经验,但这次作为“门外汉”尝试走进当地文化和民族艺术,曹菲菲心中也有很多顾虑和忐忑。

在南华采风期间的所见所感帮助她走出了创作瓶颈:交叠的青山映衬着蓝天,人们用蒙化调在微信上对歌,背着孩子的妇女在广场上跳舞,午后的暖阳下,一家人围坐在吊锅边……她意识到,或许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但价值观、情感认同是相通的,若以情感作为舞蹈表现的主题,则能够超越具象文化形态的限制。最终,一部以现代手法描绘彝乡青年生活,在彝族传统元素中糅合西洋音乐特色的创意舞蹈作品诞生了。

曹菲菲为这部作品起名为《唤》:“‘唤’,是对山歌的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呼唤,对阿哥阿妹情谊的呼唤,更是对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呼唤,对物质脱贫、精神脱贫的呼唤,是心灵的呼唤。”

舞蹈的排练克服了很多困难。一方面,场地紧张,全县所有的文体和排演活动都只能集中在县城的体育场进行;另一方面,人员缺乏,队员中既有歌舞队的班子成员,还有演艺公司的员工、传习所的学生,途中有人手指骨裂坚持练习,有人带着孩子参加排演,有人在训练结束后,返回工作岗位加班至深夜。

2019年,舞蹈《唤》代表南华县参加楚雄州新剧节目展演,获一等奖;2020年,又代表楚雄州参加“奋斗杯”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获三等奖,并入围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成为楚雄州唯一入围决赛的报送作品。

借着参加比赛的机会,很多队员第一次走出南华、走出大山。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不仅仅可以在县城里的节庆典礼、红白喜事上演出,还能站上这么专业的舞台。他们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向往和想象。

这也让曹菲菲感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文化扶贫并不在于短期内物质上的成效,它的效果彰显在精神上、理念上。只有走出去了,眼界才能打开,才能吸收到更多。而出去后再回来,他们血液里民族特性的部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规划赋能,“游”遍绿水青山

退出贫困县序列已一年有余,如何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是南华县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南华地处云南省中部,位于昆明—大理—丽江旅游热线上,过境客流量大,交通发达,自古有“九府通衢”之美誉。且山河丛林密布,风景秀丽,再加之富于特色的彝族风情、野生菌文化,具备旅游开发的丰厚条件。近年来,随着各方面建设的跟进,当地政府与学校也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市场。

东南大学利用校内优势学科资源,委派人文学院旅游学系黄羊山老师团队,负责南华县全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工作。目前,《南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已经形成,经汇报、学校层面意见征集、专家指导等流程后,正前往南华当地广泛征集意见,以待正式实施。

黄羊山老师介绍到,欲利用南华县高铁站与高速公路服务区毗邻的区位优势,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集融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民俗风情展示区、乡土美味体验区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并以此为基础,与当地古迹保护、山区旅游开发等项目结合,最终形成遍布南华全境的旅游集中区和扩散区,是这份规划的亮点所在。而这样一份全域旅游规划,市面价值超过100万元。

旅游开发工作要做“活”,有利于打造多位一体的扶贫工程。位于南华县龙川镇的咪依噜风情谷,就将乡村旅游发展、富民产业培养、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对贫困户的帮扶挂钩,运营企业聘入贫困户、商业用房的二层用于贫困户安置,切实解决了多名贫困户的住房和就业问题,以“贫困户+合作社+企业”的运营模式,为全镇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实现户均增收342元。

黄羊山对南华县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抱有很大希望:“现在一些旅行社也开始关注到南华,相信等到各类规划真正落地,无论是在意识上、上层建筑的设计上,还是社会投资的吸引上,都能够极大促进发展。”

据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绍聪介绍,近年来,随着“文化进万家”的推进,南华全县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村级、村组文化活动场所633个,农家书屋141个、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点134个,128个村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全覆盖,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均有了文化活动室。而“图书漂流”“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更是把图书漂流车、文艺演出车开至群众家门口,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

2018年,校长张广军、常务副校长王保平一行赴云南省南华县定点扶贫村红土坡镇依黑么村开展调研时,曾向当地捐赠2558册价值7.5万元的图书,于依黑么村小学设立了一所“至善图书室”,这是依黑么村第一所图书室。两年多以来,随着更多“至善图书室”“至善科技馆”“至善机房”的建成,“至善”的种子在南华发芽,东大人的精神在南华传播,滋养着这座大山里的小县城,支持它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定点扶贫的8年间,东南大学与南华县也建立了深厚的、长久的友谊。郑绍聪说:“东南大学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张广军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助力南华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帮扶力度,多措共举、校地协同,尤其着重人才、产业等层面的扶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新时代下国家赋予东南大学的神圣使命,带动南华县一起,共同开启新征程。

C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