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1-07-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东南风

    摘要:第448期李文正图书馆旁的“爱心”天空t

  • 假如我和党共成长

    摘要:假如我和党共成长,当马克思主义信仰之火燎遍神州时,我,便是那万千学生、工人中的一分子。我渴望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愿这

  • 我和我的家乡

    摘要:初中苦读近影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百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和我的家乡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我的家乡

   期次:第1459期   作者:谭艳华


初中苦读

近影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纪念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百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和我的家乡也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 我在党的关怀、 呵护下走出山村, 在城市里落脚扎根,改写自己的命运。 我的家乡在党的带领下,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

 

1990 年, 我出生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那时医疗环境很差,我父亲是位赤脚医生, 于是我父亲就理所当然地为我接了生。 我父亲是土家族,我母亲也是土家族,于是我也是土家族。 由于我的呱呱坠地,我母亲也终于能改善生活了,能顿顿吃上面条加鸡蛋, 那时的她特别幸福而又知足。 那时候没有托儿所,父母觉得我在家无人看管,3 岁多就开始让我上小学。 那时的我哪懂得好好学习, 考试总是不能及格,于是二年级、五年级分别留了一次级,如果没有义务教育,家里定是负担不了我,或许我就跟着父亲行医, 最后也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因为母亲工作在外地的关系, 我总是跟着父亲生活。 父亲那时也才二十几岁,还没有学会照顾自己,更谈不上照顾我。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洗衣机、热水器,五六岁时候我就搭着小板凳做饭、洗衣。 母亲每次离开的时候怕我挨饿,总是给我备着一箱方便面,对于小时候的我,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而同龄的小伙伴也都很羡慕我能吃上方便面。

 

我的小学是一栋两层楼高的吊脚楼,楼上住着老师,楼下是教室。 有时楼上的老师跺跺脚,楼下上课的我们就要吃一嘴的灰。 父亲、 母亲总是告诉我,要努力读书,读书能改变命运,所以初中的时候就送我去很远的县城念书。 通往县城的车每天有一趟, 早上出发, 晚上回来。 正如《山路十八弯》唱的那般,“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十八弯啊,九连环,十八弯,九连环,弯弯环环,环环弯弯”。 那时候的路都是大队里组织人工修建的土路, 于是遇上下雨、下雪天,车就尤其难走。 有一次下雪天,车在雪地里,怎么也爬不上去,车里坐的全是我们这群外地求学的十几岁的孩子,司机实在没办法,让我们下车帮他一起把车推了上去。 等到县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脚也冻起了疮。

 

高中以后,因父母工作变动,我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了, 以至于我都不记得家乡和我童年的样子。 而外公外婆年迈,也越发不愿意住在县城里,要回到那个奋斗一生的乡间。今年年初,我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外公外婆。那条我要从早走到黑的山间小道已经变成了高速路,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那个我出生并长大的小镇,早已不是它当年的样子,到处修起了小洋房。 而那个我时刻担心倒掉的教学楼,也早变了模样,电脑、智慧教室等现代化工具也样样齐全。 镇里也修建了五层楼高的医院,医疗设施齐全,我想现在的母亲生小孩的时候再也不会有我母亲当年的尴尬。 这个小镇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似乎与世隔绝的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庄。 这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改变了我和我的家乡? ”

 

回到家里, 外婆絮絮叨叨,聊起父母供养我和姐姐上大学的不易。 让我想起那年高考放榜的 7月,母亲忽然重病手术,父亲还在为我的学费发愁,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如释重负,因为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里详细地写明了如何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流程。 报到的那天,学校还为我们开设了助学贷款绿色通道,未出过远门的我一个人顺利地办好了所有手续。 大学期间,学校通过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帮扶手段,让我度过了无忧的大学生活。 而助学贷款也是我工作以后才进行偿还。 这让我感慨,父母纵然养我、育我不易,但如果没有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 我也不能改写自己的命运。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我们。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基础的“新设施”,农村义务教育蓬勃发展, 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通过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国家专项、 组织支教团、高校定点帮扶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教育脱贫。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多的团体、个人关注、 加入扶贫事业中。 东南大学自2013 年开始定点扶持南华县, 学校充分利用人才、学科优势,帮助南华县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相信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南华县孩子将像我一样通过学习走出山区,融入城市,改变贫困的命运。 南华县本身具有丰富的野生菌资源, 但苦于地理位置偏僻、没有宣传媒介,农产品很少被市场了解。 学校通过农产品采购落实消费扶贫,让南华县当地的野生菌、 核桃等特产有机会走出大山,被我们认识。 相信随着学校对南华农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解和喜欢上这些产品。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照顾、社会各界的帮助,我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考上大学、成为一名老师并在南京落脚扎根。 现在的我,工作更多的是与学生相处,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作为党员的我,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关心、包容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生活、 学习中的实际困难, 希望他们和我一下,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让党的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