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沐,机械工程学院 2017 级本科生。 2019 年 9 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96764 部队, 是一名技术保障人员, 服役期间多次参加野外驻训。曾在练兵比武中获得专业第一,被评为训练之星、2021 年四有优秀士兵。
他是火箭军技术保障人员,他是首批国防军事实践团社员,他从“零”开始学习实弹发射保障技术,他说“我不想被别人比下去”,凭借着韧劲与毅力,他走完了服役的两年, 并且硕果累累,使枯燥而重复的军旅生活也闪出了不一样的色彩,他就是杨志沫,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在年幼时,受战争系列电影感染,杨志沫对军营心生向往。 那时国防军事实践团刚刚成立, 杨志沫成了其中的首批社员。 作为刚刚成立的社团, 社团日常活动只有队列训练和拉练,在社团中与退伍的老兵们关于军营的聊天, 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军旅生活的信念。 “实践团带给我的不仅是初入新兵连时合格的身体素质。 没有实践团的经历, 我可能不会有之后两年的军旅生涯。 ”
进入部队, 杨志沫主要面临的工作是测绘,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意味着他无法将自己专业所学运用在实践中,反而要从头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专业。“非专业” 的他面临了极大的困难。 “刚开始接触时,什么也不懂,学得也很慢,虽然可以问班长,但大多数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自学。 ”他就从“零”开始,学习理论,练习实践,自己慢慢摸索。
班长,是杨志沫遇到问题时常去询问的人。在回忆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但专业知识格外扎实的班长时, 杨志沫感叹,别看班长平时也没有怎么学习,但其实他暗地里是非常努力的。杨志沫在部队最佩服的人就是班长, 也被班长的优秀激励着。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 遇到问题,杨志沫常常喜欢与班长“争论”,最后“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杨志沫回忆道。但正是在和班长的争论中,他更深入地学习了知识,扎实了自己的基础。
两年的军旅生活,面对着日复一日地队列训练, 他并没有觉得难熬或枯燥,最让他期待的是每次的驻训,去往祖国的各个地方,近距离感受军人的飒爽,虽与想象中有差距, 但是穿上军装就是军人,既来之则安之,杨志沫在每次训练中努力做到最好,让这宝贵的两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