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2-28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做一体教学相长---访建筑学院教授朱雷

   期次:第1472期   作者:卞心语  钟  恩


院系荐语 朱雷老师长期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春风化雨,踏实敬业,甘于奉献。他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成长,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他持续专注学科内核和基础教研,为建筑学院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响应国家和人民需求,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长期关注民生福利设施建设,践行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冷嘉伟

 

当推开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朱雷教授办公室的门,环视四周,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朱雷老师。 他穿着一身深色的衬衫,显得极为内敛, 似是有些惊讶我们的到来如此之快。 他利落地放下手中的教案,书桌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式资料。 为了不打扰其他老师, 朱雷老师轻声地将我们引入会议室,他手持书卷的样子仿佛从未改变,从当初跟随导师脚步的东大学子到如今站立讲台的东大教授,他始终坚持着内心的“坚持与热爱”。

 

“认真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价值”

 

朱雷本硕博阶段皆就读于东南大学,与东大有着很深的缘分。 朱雷并非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建筑学, 事实上他最初对建筑设计只是有点兴趣,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而与建筑结缘,是一段“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缘分。 当时选专业并不像现在,手头上并没有各种资料,更多的是在选择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再慢慢了解、领悟。 朱雷在最初填志愿时并没有选择东大, 是后来东大老师去他所在中学宣传招生,才“误打误撞”进入了东南大学的建筑系。 而这也是缘分的开始。

 

在朱雷看来, 建筑专业像是一种特别的“通识教育”, 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 它并不对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有极高的要求, 但需要学生有自己比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心态要保持平和,不能浮躁。 在高中学习阶段,对于朱雷来说,只要理解了就没问题了。 但学习建筑不是这样, 知道了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了;也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创意,而是要眼、手、脑的一致,即所谓“学做一体”,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去养成。 但因为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他并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的纠结,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持续的学习积累上。 尽管初期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诸多困惑和不解,但朱雷不愿以敷衍的态度应对学习,作为“慢热型的学生”,他慢慢领悟,学识和体验逐渐丰富,找到感觉和自信,稳扎稳打地建立了对建筑这一综合性学科的知识架构和感知体认。

 

谈到学生时代的困惑, 他回答:“我的建议就是要放稳心态,坚持就会有收获。 ”本科之后, 他继续深造, 跟着齐康老师学习。 在这过程中,自己也被带入良好的氛围中, 并有机会参与国家重要纪念性建筑的建设, 养成了向最优秀的建筑学人和作品看齐的意识。 “很多时候都不应该只求一个及格,而是应该要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你要坚信认真做的每一件事, 都有它的价值。 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付诸努力而经历的困惑、顿悟和喜悦则更加令人难忘。 ”

 

至于学习建筑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朱雷认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着。 学了建筑会让他更理解身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脉络,也更懂生活,开始关注和了解世界万物, 慢慢学会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观察和发现,去欣赏或反思身边的现实世界,找到共鸣和灵感。

 

朱雷深有感触地说,不要想要当“独行侠”,因为“交流是教学的基础”,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发生思想和感知的碰撞,热爱生活并广泛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他认为,在大学阶段,不必把分数看得很重要,能否得到高分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努力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大学生活还有很多内容,不只是看单纯的学习成绩,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对梦想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

 

“上设计课,既是挑战,也是收获”

 

“给学生上设计课, 既是挑战, 也是收获。 ”对于理论课而言,它的挑战主要在于备课与教案,及上课过程的即兴发挥;但是设计课教学是不一样的,朱雷在谈到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时说,设计教学的每一次上课过程都是不可预期的,都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 所以他认为这一种交流教学的模式,也是一种师生均能受益的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师生共同投入进去,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把专业知识或者经验代入进来,并进行探讨、发展甚至反思;就是要有互相探讨才会有新的创造或产出,如果教学有要点的话,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朱雷享受着交流这一种纯粹的过程,当然,想要升华一份设计肯定是很困难的,也很费精力,但朱雷坚持认为“费精力是好事,就说明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就过去了,你就要清楚研究就是有的时候成功有的时候失败。 其实重要的 是 : 无 论 成功 与 否 , 只 要 你做过———对老师跟学生都一样,你认真在做这个过程,就一定有收获的,但不在于马上就会收获一个好的分数,就像做实验一样,失败也是存在的。 ”

 

这样一位谦逊严谨的老师, 在同学的口中则更加充满生活气息,“朱雷老师是很幽默的一个人, 但是有时候他的一些笑点表达,我们可能一下子不能领会到。 ”无论是哪一位学生,在言语中,都充满了对朱雷教授的尊重与喜爱。

 

“他是很负责的老师。 ”刘同学:“和有些老师只指出学生不足不同的是,朱雷老师更倾向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帮同学推进个人设计。 ”“他从不会苛责你,只要你想认真做,哪怕你交上去的是鬼画符,老师也会给你认真地改。 ”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朱雷老师是颇为内敛和谦虚的, 他从不彻底否定同学的方案,当遇到他不能确定的问题时,朱雷会先给出一份个人解答,然后谦虚地“这我也不太懂”, 接着让同学们去进一步请教和探讨。

 

“教学本身就是最大的学术问题”

 

“艺术品的自主性在于针对大众文化的堕落与破产, 而建筑的自主性则来自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建筑学学科的成型。 ”

 

朱雷将抽象思想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以此来回应“建筑自主性”的问题,致力于建筑学自身的探讨与回归。 与此同时,朱雷一直致力于将学生们置入现实场景,从现实观察出发,在《“院宅”设计 —基于现实感知的建筑空间入门教案研究》一文中,朱雷解释道“院宅”设计尝试以新的方式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方盒子”问题,将其置入当代中国城市之具体现实, 引导学生回归自身的感知体验, 学习建筑空间形式的相关语言,建立起感知与理性、经验与操作之间的联系,由此步入空间设计之门径。

 

“建筑设计教学本身就是最大的学术问题。 ”在采访中,朱雷微笑着解释道。

 

朱雷提出:“教学是积累的过程, 是长久的受益,而不是可以急于一时的事情。 ”和教传统绘画的老师不同, 素描课老师在教的同时, 心里或许就已经有了绘画结果的预期,他们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输出”,但今天的建筑设计更多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讨论性的,也是学术性的。 与此相对, 现在国内大学还是有很多一味地单项输出的教学模式。 是否改变教学模式,如何改变———这也是朱雷多年教研生涯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朱雷既尊重建筑的传承, 致力于建筑学本身的自主性,也注重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对建筑设计提出创新性建议。 在提及南京殡仪馆的设计时, 朱雷说:“当初参与设计南京殡仪馆时, 一个重要的难点就是处理特殊地形, 所以当时提出来的想法就是借助地形来表达纪念性, 我们的想法是不去做那种片面单一的符号, 不是给它穿靴戴帽;而是利用地形本身,跟传统联系,突出‘以山为寝’的形势,即所谓‘青山埋忠骨’。 所以我们最初的设计并没有去一味仿古,做成什么唐风民国风又或者是欧式的,而是突出建筑形体空间本身跟地形的关系,而获得能被普遍理解的纪念性,也符合当今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条件。 ”

 

在谈论设计类型时, 朱雷以包容的态度讲道:“各人的兴趣点不一样, 有人特别感兴趣做那种富丽堂皇的设计, 这种高标准的设计,大家都愿意做。 但普通标准的,关于民生民址的,也会有人感兴趣的。 这可能不是奢华的类型, 但也是一个有尊严的标准,不是一味追求造价奢华,而是能令更多公众认可。 我觉得所有的建筑都应思考这个问题,当然可能做民生建筑更是如此,不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表达的欲望, 而是为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发展需求。 ”

 

“纪念性可以有新的含义”

 

除了专注于自己本职的教师工作,朱雷近年以来持续关注民生福利设施建设,主编及联合主编《综合福利院建设标准》等系列全国标准,主持及参与了“南京殡仪馆搬迁工程”“中国国学中心”“南京回民殡葬所”“南京无线谷实验楼”等项目的建设。

 

而在与殡葬相关的福利建筑方面,朱雷有独特的见解。 因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民生福利建筑这一领域。 在他看来,最初接触这类型的项目,颇具挑战性。 因为这类既是民生建筑,又是政府主导的一种公共服务设施,有着多重身份。 在不断摸索中,他意识到如今这类民生建筑纪念性的表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承接了经典建筑学的纪念性主题的同时,一方面需要重新考虑当代生死观影响下纪念性新含义;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和人口更迭的压力, 处理与周边的环境复杂的关系。 作为建筑师,朱雷期望自己的建筑可以引导民众,启发他们对于纪念性建筑有新的看法。殡葬建筑是要做成像过去的王侯将相那样的纪念性建筑,还是要做得更加平民化更具有公共性,这是一个面临价值观的判断和重新选择的问题。 朱雷认为,当下的纪念性建筑可以引导委托方以及使用者,采用更加贴近平民百姓生活的方式,获得更具有意义、更具温度的纪念性。

 

虽然项目设计和教学表面上关联不强,但实际上两者也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朱雷老师在采访中表示, 他一部分的设计经验与教学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形问题作为抽象化的模型, 也曾经是教学中关注的对象以及讨论的课题, 而在福利建筑上的应用则是一个将理论付诸行动的实践机会。 当然,实际情况往往会比理想中的要复杂。 因此,也需要结合自己在这些项目上的产生的思考以及设计实践, 展开新的讨论, 在抽象出来的地形问题中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 朱雷老师发表了自己对现代纪念性建筑应当具有新含义的看法, 以建筑设计师的身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结合建筑与所处环境的关联, 以及其应当具备的功能内容, 设法更好地向社会呈现一个能为大众服务又具有纪念性的建筑。

 

从接触至今, 朱雷老师在这方面参与的项目也接近他总设计量的一半。 从最初的偶然接触到持续的坚守, 一个接一个成功的实践成果不仅蕴含着他对现代纪念性建筑的思考以及设计上的人文关怀, 更体现了东大建筑在纪念性上的传承。

 

个人简介:

朱雷 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人才。 1997 年至今,在东南大学建筑系任教;2004 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员;2015 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 著有 《空间操作: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纪念七题: 当代殡葬空间设计实践与思考》《建筑理论与设计: 空间》 等著作。主持及参与设计江苏省园博会主展馆、南京殡仪馆、中国国学中心、南京无线谷实验楼等重要建筑。

?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