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5-22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平台简介

   期次:第1477期   


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制的空间站航天员在轨操作力与生物力学测量传感器与测量系统

自20世纪60年代陀螺仪与自动驾驶仪专业创建以来,学院始终紧密结合国防装备建设、国家航天工程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等国家战略需求,以解决重大工程与关键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和核心技术为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重点装备型号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我国大型船舶导航与微惯性仪表技术、空间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北斗精密导航定位技术、智慧诊疗与康养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和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3项,建有四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徐晓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房建成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实验室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3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现场评估验收,2016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五年评估。实验室源于1960年代创建的“陀螺仪及自动驾驶仪”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目前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雄厚研究力量和研究基础、具有一流科研条件的惯性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

 

现有科研人员40人,其中教授1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2人,副研究员2人,讲师8人,其中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5人。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捷联惯性系统技术、微惯性仪表技术和新型导航技术等,自建立以来共承担了国防重大项目、国防863项目、国防973项目、总装预研项目、国防型号装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科技创新项目、船舶基金等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300余篇。曾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度及201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度及2017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度及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等、2021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实验室在捷联惯性系统技术和组合导航技术、微惯性仪表技术、地球重力测量与组合导航系统技术及土地调查监测与测绘工程技术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已在国防型号装备、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推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相关民用科技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远程测控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宋爱国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叶声华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实验室于2007年9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面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核电安全与核化反恐,以及助老助残康复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遥操作机器人的传感、控制、人机交互等共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科研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学术带头人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获批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实验室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远程操作机器人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远程测控系统的信号处理、临场感人机交互技术、穿戴式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级课题5项、国家973项目二级课题1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1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4项,以及载人航天预研项目5项、载人航天工程项目12项等一批重要项目,为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重大应用及产业化奠定了理论、技术与核心器件基础。

 

科研成果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核电安全、助老助残康复、健康中国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五院、航天八院等大院大所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先后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1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一等奖、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4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度中国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优秀奖,以及2021年、2013年、2012年度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王庆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该实验室以“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立足自主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发展理念,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是国内较早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以及GNSS/GIS/RS(3S)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机构,发展建立了伽利略欧亚教育与研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目前实验室有科研人员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后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专职软硬件技术开发人员23人,土地调查技术支持与服务人员20人,客座研究人员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现实需求,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任务30余项,成功研制出GNSS网络增强与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土地巡查车系统、一体化GPS/PD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设备、GPS/TS/PDA组合地籍调查作业系统和精准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初步形成了数字化土地调查监测技术系统。其中,土地巡查车系统、土地监测GNSS网络增强与综合服务系统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成就展。

 

实验室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项,发表与土地调查有关的学术论文120余篇,研究成果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相关行业进行广泛应用。

 

实验室配备有GPS综合实验平台、北斗定位系统信号接收与测试平台、三轴多功能转台、信号采样采集仪、嵌入式开发调试平台、室外定位综合测试车等完备的开发测试仪器;目前拥有SGI及DELLPreci鄄sion690工作站各一套,购买了ARCGIS、SuperMap、Oracal等专业软件多套;拥有自主研发的嵌入式GIS平台SurveyStar,土地变更全流程监管业务软件平台 Moni鄄torStar,CORS差分系统EarthNet。

 

江苏省农业物联网感知及系统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秦文虎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该工程研究中心于2017年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建设,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以农业物联传感及控制网络技术及工程、农业种养环境传感器技术及工程、农机装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工程、农机种养环境调控决策支持技术及工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中心现有校内外科研人员4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6人,管理人员5人。

 

研究中心人员主持在研或完成包括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面向作物精准施肥的高精度传感器关键技术及智能微系统研究”、江苏现代农业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项目 “规模猪场智慧养殖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内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总数95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数37项;专利授权数13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20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或者省部级奖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供稿人:潘树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