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6-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聚力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摘要:生医学院新大楼鸟瞰图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大事记2022年 全国生物医学工程虚拟教研室牵头建设单位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聚力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1479期   


生医学院新大楼鸟瞰图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大事记

2022年 全国生物医学工程虚拟教研室牵头建设单位

2021年 顾宁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生物信息学获批省一流专业

2020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获批

2017年 生物医学工程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A+评级,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2007年、2012年 在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全国评估中排名第一

2006年8月 成立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2002年 “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0年 创建七年制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专业

1998年 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

1997年 “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

1994年8月 更名为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

1993年 被批准建立全国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

1984年9月 韦钰院士创建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系

 

东南大学在国内较早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1984年9月由韦钰院士创建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系,1994年8月更名为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2006年8月成立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1993年被批准建立全国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97年“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2002年“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在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全国评估中,2007年和2012年排名第一,2017年获得A+评级,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一直以“健康与医疗”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立足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国际前沿,坚持“内涵发展,产业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以纳米-生物-信息-认知(NIBC)交叉融合发展为特色和引领,发展纳米诊疗与医学影像、生物传感与主动健康、智能制造与器官芯片、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脑智工程等新一代智能医疗器械与技术,打造我国在医疗器械与健康工程领域内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建成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东南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器官芯片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习科学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等一批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到应用转化与国际合作的高水平交叉创新平台与研究型复合人才培养基地。还被推举为江苏省新型医疗器械产业智库单位,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指定为“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牵头单位。本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国家生物医学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牵头组织全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同行研制了多项学科和教学规范、标准。

学院下设四个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信息工程系、智能医学工程系、脑与学习科学系。学院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4次被评为优秀),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信息学、智能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700多人,本科生400多人。全国生物医学工程虚拟教研室牵头建设单位。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联盟的牵头单位,拥有会员高40余家。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与造福人类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军人才为目标,开展基于神经教育学与大概念的教学改革,构建了“科学与技术、工程与医学、创新与转化”三融合、本硕博一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培养了6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近五年在校学生55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科技竞赛,一批优秀学生获得挑战杯“黑科技”国家级特等奖等各类荣誉。202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面向国际前沿与生命健康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汇聚人才,以国家重大项目承担团结与锻炼人才,已经形成高端人才发展与学科布局建设协同并进、骨干教师与高端人才规划相辅相成、年轻教师受重视、有空间、担重任的学科与团队发展格局。拥有一支包括院士在内的高端人才领军、高水平人才协同创新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0名,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86人。2002年陆祖宏教授牵头生物电子学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2012年顾忠泽教授牵头获批器官芯片教育部创新群体,2018年顾宁教授牵头血管信息工程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21年顾宁教授因其在生物医用微纳米材料与应用领域的突出贡献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近五年,学院承担了2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到账经费累计达6.32亿元,发表SCI论文1375篇,表现不俗论文346篇,ESI高被引论文91篇,申请发明专利数524,授权发明专利303项,出版专著13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0项。在微纳米功能材料、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生物传感与检测、器官芯片、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技术、医学影像及设备、脑与学习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磁性纳米氧化铁获批国家标准并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脂质纳米材料突破批量制备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发出我国首台高通量DNA测序仪样机;新冠病毒感染细胞智能分析系统已在江苏省疾控中心等单位应用;器官芯片项目完成3016.02万成果转化;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完整的全脑单神经元分辨率大数据和信息学平台并应用于全鼠脑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联合研究,建成两个国际化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促成“数字克隆人”研究计划入选东南大学十大科学技术问题。成立东南大学-艾伦脑科学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开启脑科学与生命健康大数据为核心的全面战略合作,有力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并推动了国际化办学水平。

代表性成果如下:

1.加强“脑与智能”前沿布局,引领学科创新发展

建立了脑连接图谱标注平台,开展智能的生物基础研究,与美国艾伦脑研究所联合成立脑科学和智能技术研究院,谋划脑机混合智能的长远发展,已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现实标注平台、神经科学大数据流程控制平台等先进技术平台;在国内率先提出基于脑类器官的混合智能芯片,获军委科技委生物交叉重点专项立项,有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智能芯片和核心技术。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发了基于计算机和传感器评测模型的中学生科学素养评测系统,并在上海曹杨中学等多个教学研究基地施测6000余人次。参与 “江苏省STEM教育试点项目”的策划、管理和实施,开发了国内第一套系列STEM教育课程资源并获得广泛使用。突破儿童情感识别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儿童情绪和学习的研究,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连续3年获国际情感识别大赛(EmotiW)的冠军或季军。

2.以生物芯片为核心,促进大数据获取与医疗技术创新

获批建设高等学校“器官芯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人体器官芯片的精准介观测量”和KJW重点项目“器官芯片”的研究;研制了具有生物功能性的心脏,血管,肝脏,神经,皮肤,肿瘤等多种人体器官芯片,并构建了可相互连接的“器官芯片”系统,获得了人工器官在不同的环境和刺激下的各项生物、生理指标的大数据。开发了多模态的器官芯片检测方法和测量装置,已研发5种器官芯片及其商用化的试剂盒,并建立了首台国内高内涵器官芯片分析成像系统,已服务于正大天晴等3大制药公司和多家三甲医院及科研院所。

3.立足原创,探索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突破脂质纳米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公斤级纳米氧化铁生产新工艺,获批首个纳米酶检测国家标准,研发出多种智能纳米诊疗技术,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专项与纳米专项项目与课题,获得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部分磁性纳米材料已经产业转化并被125家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应用。

积极探索新时代协同科技创新新机制,面向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与地方共建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无锡分中心以及深圳分中心,共获得地方1万多平方米场地、2亿元投资的支持。器官芯片等多个成果进行应用转化,近三年累积到账5108.57万元。其中,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自2017年建立以来,已建立仿生器官及器官芯片、生物医用材料、影像及大数据、IVD及检测技术4大研发中心,建立工程转化、加速转化等服务平台,服务地方企业50余家,实现各类科研服务收入超过2500万元;集聚孵化高新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16家,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人。

(供稿:张怡茹)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