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6-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学院:

继承笃学重研传统续写大医为民华章

   期次:第1479期   


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



五军大校门




学院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1金1铜国家道德模范、抗疫英雄邱海波教授:红色讲堂《新冠疫情与临床医学》




滕皋军院士:大师系列大讲堂《大道远行—我的介入医学之路》






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2013届MBBS留学生学位授予仪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东南大学医学院自1935年在南京创立,已走过艰难辉煌的87年历程。与时代同行,以大爱立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生科学家和行业翘楚,为履行医者初心使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辉煌起点 红色基因

1932年,随着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上海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为缓解当时国内医学高等人才缺乏的状况,1935年5月18日,奉原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国立中央大学开始在南京丁家桥87号建设医学院和附设医院(包括六年制医本科和三年制牙医专科)。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主任、医学教育家、中华内科学会创始会长戚寿南教授受聘首任院长兼附设医院院长。建院初始,—批来自协和、北医、上海的名家汇聚南京,虽然当时国家极为贫穷落后,但他们乐观向上,不畏艰辛,励志图强,在国内率先成立生理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公共卫生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各学科掌门人几乎都为美英著名大学博士,享誉医界。仅办院初期在此执教或求学、在国内医界声名卓著的专家有:戚寿南、蔡翘、郑集、潘铭紫、康锡荣、林几、程玉鮕、黄克维、杨宜、毕天民、郭绍周、于光元、周金黄、胡懋廉、阴毓璋、陈华、李振翩、姜泗长、齐续哲、席应忠、邱焕杨、张学庸、张秉彝、王世真、吴襄、俞焕文、郭祖超、项全申、张涤生、史俊南、牟善初、苏鸿熙、宋少章、白施恩、李佩琳、吴在东、陆振山、陆裕朴、张致一、陈恒义、汪良能、孙曼霁、何凤生、王士雯等,他们成为我国现代医学众多学科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1949年后学院曾数度更名,先后历经南京大学医学院、华东军医学院、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六军医学校、南京铁道医学院等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虽历经87年沧桑巨变,但学院根基未变,初心未改,底蕴雄厚。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老红军、开国功臣将人民军队红色基因植入校园,形成了学院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

秉承传统 笃学重研

办院87年来,学院始终传承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笃学重研的传统和人民军队优良作风,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组织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学校又集聚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临床和基础专家,如生物物理学家丁德泮;生物学家王世浚;内科学专家綦建镒、闫林肯、季寿琪、陈达光、彭长青、尤大钰、阴东平、戴传德;外科学家史焕瑶、黄懋魁、周玉篇、李启民、周性明、董意如;妇产专家范赓修、张贞德;儿科专家袁莉丽、放射诊断学专家蔡锡类、谢大钊;眼科学专家粟国范、管前进;耳鼻喉学专家郎敦素、皮肤病学专家崔连山;免疫学专家关家瑞、刘功云;生化学家魏涌;营养学专家潘定华;病理学专家俞家柽、陈文荦;组织胚胎学专家许嘉弟;解剖学专家林元问;英语专家曾淑慎等。一批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的学者加入教师队伍,全身心投入到医学教学和临床技术创新中。20世纪七十年代末,学院开展了肾移植、血液透析、心脏瓣膜置换术、耳廓再造成形术、游离皮瓣移植术、断肢再植术、漂浮导管左心功能监护、DOWNS综合征诊断、血气分析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黄懋魁教授发明的烧伤补液公式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学院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单位和铁道部新长征突击手红旗单位。在1978级毕业生全国统考中,学院王基平获得全国总分第一的好成绩。1979年开始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同年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省内最先进的病房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开放病床达到600张,居省内前列。1989年省内第一台核磁共振安装使用,1991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四家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是全国铁路系统医疗和教学中心。在此时期,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好,毕业生质量高,他们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医疗教学机构,迅速成长为全国许多高校和铁路医院的医疗骨干和医院管理者,其中先后涌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杨焕明、樊嘉、滕皋军以及朱广杰、周玉蛟、孙载阳、卫小春、浦跃朴、秦叔逵、陈昌义、李进、刘乃丰、沈骥、黄钢、韩树荣、曹红光、申华琼、李嘉强、翁建平、伍世平、刘必成、张志臖、姚奇志、辛有清、邱海波、阮雄中、吴际、邓海华、杨毅、黄朝林、居胜红、袁勇贵等一大批杰出的医生科学家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

特色发展 鼎新未来

2000年中央决定将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整体与东南大学合并,让其回归母校怀抱,学院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新阶段。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校确立“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发展战略,学院以“博学博爱、精业精诚”

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新医科领军人才为使命,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教学特色,创新构建“一主题、双螺旋、三体系、四联动”的医学思政教育模式。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做精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生国际交流。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医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和“111”

引智计划。国家道德模范邱海波教授获得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重症医学》入选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临床医学专业获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学院现开设临床医学本科、5+3本硕一体化、5+3+X创新拔尖班等三种学制,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生物医学工程等。现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1个国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5门国家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影像),1个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1个国家临床质控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4个省部重点学科和实验室。以病例为中心的研讨型课程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注重训练学生的思辨力、创新力和领导力,同时促进良好医德医风养成。

学院十分注重人才引育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博士学位占比达95%,有留学经历的占比达60%。现有博士生导师130多人,硕士生导师380多人。导师队伍中有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火炬计划领军人才,“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青、青年千人和青年拔尖人才,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特聘教授等各级各类人才100多名。附属中大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一院三区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建设单位,位列全国前50强。一座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床位2500张的现代化新院区即将在江北新区拔地而起,为临床教学和医学转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创新平台。

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教融合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承担了一批“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以滕皋军院士为代表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团队,瞄准领域前沿,勇闯恶性肿瘤诊治禁区。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消化系统放射粒子支架系列研究,牵头多个临床RCT研究,被纳入欧洲食管癌胃癌、内镜学会、中国权威癌肿临床诊疗指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重症医学科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声誉卓著,从抗击SARS到汶川地震,从重特大事故救治到抗击新冠肺炎,每当国家需要,以邱海波教授为代表的重症团队总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他们秉持“重症患者在哪里,重症医生就在哪里”理念,临危不惧,深入临床一线,及时解决各种临床难题。学院在重症医学、医学影像学、慢性肾脏病诊治基础与临床、脑疾病基础及干预、肿瘤形成机制与临床诊治、外科疾病微创治疗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多家国际著名医学机构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德国ULM大学研究生交流培养、与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双博士培养计划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来自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国际化学习氛围,留学生占比达18%以上,名列校内各院系前列。

优秀的教育资源显著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在全国130多所医学院毕业生参加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生通过率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在多次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代表队均取得优秀成绩,先后获得华东区特等奖、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等荣誉。此外学院学生还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特等奖以及“创青春”国家大学生创业竞赛银奖等奖项。毕业生分布海内外科研院所,成为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和产业创新的领军人才。

(供稿:余家仪)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