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6-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卫生学院:

公卫人是大众健康的守护者、促进者和宣传者

   期次:第1479期   


南京铁道医学院卫生统计学短训班合影



公卫楼旧照




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及首届全国公共卫生技能大赛一等奖




浦跃朴教授在第二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作报告




抗疫青年突击队



钟山脚下,玄武湖畔。闹中取静的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有这样一个学院:其学科是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的骨干学科,是近十余年东南大学唯一进入全国十强的医学类学科,也是学校第一个建成医学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学院还是国内第一个建成医工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公共卫生学院。这就是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976年1月,原铁道部所属高校南京铁道医学院为适应铁路自成体系特点和铁路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经铁道部批准在医学院原有的卫生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筹建卫生系,主要承担为全国铁路卫生系统培养卫生工作专门人才的任务,拟面向全国招收卫生专业第一届(三年制)学员40名。1976年4月经铁道部批准,在医学院原有的卫生学教研室基础上正式成立卫生系。1978年2月,1977级首届43名本科生入学。

1986年10月7日,卫生系教学实验大楼竣工启用。大楼共六层,建筑面积6117平方米,土建投资254万元。楼内除设置各教研室和实验室外,在大楼东侧还有8间教室。在当时的情况下,卫生系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在全国都屈指可数。

1987年“流行病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获得国务院批准,是卫生系最早获批的硕士授予点,也是江苏省第一个流行病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1999年8月,教育部批复同意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8所院校,分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天津职业师范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4月14日,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建院四十六年,学院坚持走医工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以“与理工科结合,构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大问题,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预防医学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发展战略和特色,取得了优良的办学成效。

聚焦特色 建强一流学科梯队

学院秉承东大“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发挥东南大学以工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走医工结合、精而强的“特色医科”发展之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十四五”江苏省A类重点学科,是东南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优势学科,学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Essdn鄄tialScidncdIneicators)国际排名前1%的13个学科中,有6个(药理学和毒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与学院的重点学科密切相关。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七位。医疗保险学系始建于1995年,是国内率先开展医疗保险高等教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点,是教育部首批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试点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

引育并举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学院持续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目前共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90%以上,75%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修背景,具有正高级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21人。现有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保健功能食品评审专家2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优秀人才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5人、江苏省“333工程”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

瞄准前沿 打造一流科研成果

坚持走医工结合,多学科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建有全国公共卫生学院唯一的、预防医学与工学结合的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有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135”工程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形成以医工结合开展公共卫生应用性研究的特色,在环境与健康、健康大数据、重大传染病防治、卫生政策、食品安全、纳米材料安全、太湖水污染防治、生物检测新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等课题53项(国家级35项,省部级18项),发表SCI/SSCI/CSSCI/A&H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56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立德树人 培育一流领军人才

以培养服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领军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2月,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4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四年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2:1,留学研究生占比10%。建有江苏省疾控、南京市溧水区卫健委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以及22个省内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首届全国公共卫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建设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项。学生发展路径多元,超过50%的学生在本校及国内外其他知名高校深造,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等。学院9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级政府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金融保险龙头企业就业,行业集中度高,职业成长性强。培养了全国铁路疾控系统60%以上的业务骨干和行政负责人,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卫生技术及医疗保障管理方面的领军人才,涌现出国家铁路集团总工会副主席韩树荣、美国哈佛大学BIDMC医院Skip Ackdrman分子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李嘉强、健康报社党委书记邓海华、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杜鑫等一批批杰出校友。

强化合作 助力一流健康治理

学院是国内第一家获批教育部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单位,也是首家开展全英文MPH留学生培养单位。着力发挥国际化办学优势,率先建立国际组织NGO(Safe Kids Worldwide)实践基地,拓展日本福岛医科大学、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等海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111引智计划”和“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国际创新港”壮大公共卫生学科在新发传染病公共卫生应急、器官芯片毒理学构建、慢性病社区防治等方面优势,深入拓展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著名高校的双边合作关系。聘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南岸大学、台湾阳明大学等多位国外、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为中国引领全球健康治理做出重要贡献。学院是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江苏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长单位。学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有环境与健康、环境医学新技术交叉学科平台,在第二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上,浦跃朴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健康实践示范区建设评估报告——《“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建设评估报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选派流调志愿者支援武汉、江苏省、南京等地300余人次,涌现出国家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队员王烁(因公殉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武鸣、支援武汉战“疫”的江湖大川等代表,获江苏省政府书面表扬1人、获“东南大学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3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公卫人是大众群体健康的守护者、促进者和宣传者;公卫人从事的从来都是生活健康、环境优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大业。我们将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健康事业携手共进,努力奋斗!

(供稿:徐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