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6-06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东大校园散步时我想到了体育精神

   期次:第1479期   作者: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昕


 

这些日子,走在东大校园中,尽管疫情让人们在交谈时,多了一层口罩的阻隔,但是依然能感受到相互间脸上那遮掩不住的兴奋。因为,东南大学,这座桃李满天下的大学即将迎来自己120岁生日。每一位从东大校园走出走进的人;每一位春夏秋冬关心关爱关注东大的人;每一位在全世界不同时区心中挂念着东大的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的愿望:东大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第一次与东大结缘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是一个枇杷由青泛黄、天空中飘荡着梧桐果絮的日子。我怀揣硕士文凭乘火车从北京来南京找工作。虽说读硕士之前,我已工作多年,但屈指算来,此次来南京却是工作以来第二次来南京。正因为如此,来南京之前电话联系上了在东大读研究生的同乡好友。好友尽地主之谊,将我安排在东大文昌校舍居住。这样,来南京的第一餐便是在东大文昌校区学生食堂吃的。

饭后,好友便特意带我来东大校园开眼界。当我们走出图书馆来到建于1923年,略显岁月沧桑、却依旧透着一种让人肃然起敬青春活力的体育馆时,太阳已是快要挂在正午时刻了。自然,好友讲解的速度便加快了。至今,我仍然记得好友用略带遗憾的声音说道:“这原本是有个室外游泳池的,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竟荒废了。”虽然,当时在体育馆的时间并不长,但这座近百年的体育馆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抹不掉的记忆。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我在近三十年后再次与东大结缘时,便常常去体育馆一带散步,从中感受东大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六朝古松沧桑而昂扬的生命力。尤其是当我站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纪念碑前时,更是对东大120年历经风雨,拼搏走向辉煌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感悟东大的辉煌必须从哲学的视角去探究东大的“精神特质”。《黄帝内经》对精神有一个经典解释:“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神是一种蓬勃激昂、不可阻挡的生命力。纵观历史,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精神,其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这是被无数事实所佐证了的历史铁律。

那么,东大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呢?回答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其中一定包含有体育精神。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支撑一所大学的坚实基础。这三者如同一个互为发力、相辅相成的铁三角,任何一方都是不可缺少的。

也就是在东大体育馆建成前的1917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这篇文章目光如炬,笔锋如锥,淋漓尽致地指出了“国力絍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的社会痼疾。为此,他大声疾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若要改变这一切必须“健身强国”。这是何等振聋发聩、针砭时弊的一声呼喊!这是救国救民的一剂良药!

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不讨论当年东南大学集学校之智、聚社会之力,建设当时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体育馆,仅仅一年后,“全国体育协进会”又在东大校园宣告成立,从这里跨出了迈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步是否是受到了“健身强国”思想的启迪。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健身强国”、振兴中华已经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去年,即2021年,全国1078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教育部全国高考Ⅰ卷作文试题的内容引发了全国的热议,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因为,这篇作文考试内容就是要求考生围绕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一段话来写一篇文章。

教育部的作文考题,立刻让人们联想到了近几年社会各界对舞台、演艺界“娘炮”“小鲜肉”等现象的强烈抨击。一些有识之士甚至撰文指出,如果放任这些现象泛滥,将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危害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的未来。也就是在同年的高考结束不久,《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娘炮形象”等畸形审美必须遏制》的文章,该文章一经刊出便登上微博热搜榜,可见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纵观历史,凡强国者必先强民,而若要强民则必先强身。文武兼修、强身健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命脉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试想,当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者喊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时,当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青年为国奉献时,絍弱的身体如何能扛起报效祖国的重任?当年,中国女排球奋力拼搏,勇攀高峰,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女排大赛冠军,靠的就是坚不可摧、为国争光的顽强意志和健康强壮的体魄。至今,当我们回想起这些巾帼英雄在五星红旗的映照下高高举起象征祖国荣耀的奖杯时,无不肃然起敬、热泪盈眶。

最近的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中小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占比为22.65%~45.58%,生长发育异常占比为48.57%~63.31%;中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9小时。男生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仅为62.2%,女生仅为36.9%。

建筑是无声的历史。如果说东大体育馆体现的是一种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那么,面对与东大体育馆仅一墙之隔的鸡鸣山,却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对它的感受了。鸡鸣山,这座貌似普通的小山却是极不普通的。

自三国时东吴孙权在长江边筑起石头城之后,鸡鸣山上便热闹了起来。尤其是鸡鸣寺建起后,此山更为有名了。大家都记得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那首诗。南朝在南京留下的东西并不多,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胭脂井了。南朝后主陈叔宝在隋朝大军逼近时,拉着贵妃张丽华、孔贵嫔等人慌乱中跳进了鸡鸣山上的一口枯井中。后隋兵搜山将陈后主及张丽华等人从枯井中拉出,便有了胭脂井的传说。历史上有人对陈后主的评价是“嬖宠艳妃,穷奢金碧,以诗酒谑浪亡天下”。

无独有偶,几百年后,南唐后主李煜也曾在鸡鸣山胭脂井一带纵情声色,饮酒听歌。如果说这俩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那么,俩人都“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体质孱弱,不知稼穑,阅世浅薄”。结果,俩人都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成了历史上的匆匆过客。

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今天,我们就假设一下。如果当年陈后主和李煜都能够闻鸡起舞,当然,此舞非彼舞,摸爬滚打,每天操起十八般兵器演练一番,既强身健体,又昂扬精神,磨砺斗志,鼓舞士气,彻底改变“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的恐惧心理,恐怕就不会落得“整日以泪洗面,只求速死了”的结局了。

由此看来,体育绝非单纯的身体之育,体育是强国强民之本。这里,让我们摘录一段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的话:“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因此,体育是一个包含哲学、军事学、美学、文学、科学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人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缺少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少体育的学生是不够格的学生。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所明证明的朴素道理。

120年前的东大是全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称。

120年后的东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工科为特色,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了。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时。“止于至善”是东南大学孜孜以求的标杆,而体育则是至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站在东大体育馆前望着在操场上无数青年跳跃着的身影时,我突然觉得到了东大这座世界名校所迸发出的青春力量。

是啊,这里是中国人走向奥运的起始点。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必然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