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10-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筑梦乡村建设助力法沁南华———我校学子深入基层送法下乡

   期次:第1486期   作者:陈秋语 王淑娴 陈昱名

  东南大学法学院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基地(二街)协议签署仪式

今年,东南大学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炎炎夏日,灼灼南华。为响应国家青年大学生人才“三下乡”号召,东南大学“法沁南华”实践团走出校园,走进大山,投身乡村法治建设,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留下青春足迹。

 

调研:深入基层聚焦问题导向

 

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结缘九载,扶贫路上携手相伴。长期有效的校地合作,使得南华县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在物质帮扶日趋完善的今天,南华县正处于迫切需要法治层面帮扶的阶段,法治文化发展急需多平台建设和专业人才献策。以南华县政法委发出的法治文化建设需求邮件为缘起,以东南大学法学院的组织统筹为保障,汇集十名法科生的“法沁南华”实践团应然而生。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团首先从宏观大数据切入,了解基层法治建设的共性特征。在指导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下,实践团依托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基地,对基层违法乱象做数据分类筛查,同时结合南华县情,综合分析南华县人民法院官网提供的数据,初步确定实践方向。

 

大数据指明实践方向。实践团深入社区、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聚焦“对待法律的态度”“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等关键问题,摸底调查南华县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此外,实践团先后与东南大学法学院刘启川老师、南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建、驻村第一书记吴明、二街社区居民王新武、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开展面对面访谈。五站访谈各有侧重,帮助实践团对南华县的法治建设现状建立起系统性的认知。实践团综合归纳调研成果,结合学院老师的指导点拨,提炼总结出“基层司法机制不健全”“部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淡漠”等八个主要问题。

 

问题是实践与创新的起点。在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帮助和支持下,实践团与南华县政法委展开座谈会,坚持问题导向共同商讨,针对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人民群众的诸多需求,提出了一套扎根南华文化、符合南华实际、行之有效的法治建设体系:依托一个法治示范县基地,从三个维度———普法、调解、法援的形式出发,建立多个法治扶贫站点。

 

实践:多管齐下赋能基层普法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实践团双管齐下,依托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的长效合作基础,将基层政府的引领作用与基层民众的自发创造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力。一方面,实践团作为实践先行者,就体系建设方案与南华县政法委展开交流,为后续法治层面的校地合作奠定基础。东南大学法学院和南华县签订法律援助五项合作协议,为法律援助合作基地、法治示范建设基地、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法治智库应用基地、党组织共建基地五大基地的建设落实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实践团从普法、调解、法援三个维度出发,以“化解矛盾,定分止争”为核心,亲身介入调解,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服务。实践团走入思源实验小学,深入浅出,用别开生面的普法讲座,图文并茂的宣传讲板,热闹纷呈的主题班会,独出心裁的“小小信箱”,在孩子们心里播撒下法治的种子;实践团深入二街社区,明法释理,完善调解流程与实践调研并行,参与解决了15起矛盾纠纷;实践团踏入法治广场,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围绕《宪法》《民法典》、居家应急知识、防范电信诈骗等内容进行法治宣传,推进社区平安建设。从县政府到二街社区,从思源实验小学到法治广场,实践团不负嘱托,奋发前行,走向人民群众一线。

 

路远且阻,行者常至。真正走入社区,亲身介入调解,才能切实感受到乡村普法的真实困境。南华地远而偏,少数民族比重很大,语言沟通、场地协调、路程安排,无一不需要克服;村民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村民面对实践团存在抵触情绪,无一不需要协调;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素养不足,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无一不需要解决。实践团负责人韩东辰谈起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显得很平静。村民对调解有排斥心理,就把调解地安排在家里或是广场上;村民理解法典法条有困难,就情理结合去劝解;基层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就建立纠纷调解交流群,借助法学院的力量长效跟进。耐心沟通,慢慢解决,关关难过关关过。

 

“要是没有小专家们的帮助,估计现在我还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乱撞呢,当时也是抱着万一的想法来咨询的。”村民谢某激动地搓着长满老茧的大手,一个劲儿地感叹。谢某和其他五位村民被拖欠工资长达一年,合计2万余元。多次讨要无果后,他们听取实践团的建议,采用法律诉讼手段,并在实践团的协助下完善了相关文书材料,目前该案已进入诉讼程序。经过磨合,实践团逐渐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法律援助工作渐入佳境。

 

无微不至,方见真章。实践团萌芽于法学院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数年来矢志扎身基层,踏勘6镇4乡,走进15个社区、乡村调研总面积达到2343平方千米,普法教育、法律援助总人数达15083人,纠纷调解涉案总金额达14.83万元,构建起“中心引领、全镇辐射、普遍开花”辐射网。法治脱贫路上,不能丢下一家一户;培植法治文明,必须实现全域覆盖。随着一个个基站落地,实践团的尝试与求索、实践与创新正在山水画卷间徐徐展开。

 

未来:长效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有成果,理论有提升。实践团立足实践成果,将数月以来的实践历程仔细梳理后,总结反思形成“乡村法治辐射网”理论框架,并将它反馈给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基地。这套以南华县为原型的理论体系,下沉到乡村又提炼于实践,未来还将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系列项目的理论基础,集各实践团队之众长,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完善。

 

秉持着“行成于思”的实践理念,实践团一边经历一边记录,将寄寓创新点的实践过程记录下来,将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理论体系推广出去。通过开拓新闻报道、网络推文、线上课程等宣传形式,实践团在各大媒体、微信、微博、视频网站都留下了足迹,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10家媒体网站刊登、119家门户网站转载、超过200000次的累计阅读量,实践团真正做到了他们所期待的“以所见所思反哺社会”。

 

凭借创新扎实的实践过程和丰富出彩的理论成果,“法沁南华”实践团在2022年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评选中荣获“双十佳”:实践团获评“十佳团队”,负责人韩东辰获评“十佳个人”。此外,实践团收到了来自南华县二街社区与思源实验学校的表扬信,信中表达了对实践团及此次实践活动的充分肯定。实践团设立的“小小信箱”也收到了孩子们寄来的信件和画作。一封封五颜六色的信笺洋溢着孩子们对于法律知识的喜爱,也表达着对实践团普法工作的认可与真挚感激。

 

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但实践团的脚步并未停驻于此。他们时时牵挂着南华县的法治建设近况,在法学院的支持下与南华县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实践团与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开设南华县定点援助热线,安排人员定时值班答疑;实践团的公众号仍在运营,成员定期上线回应后台咨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法条;实践团帮助南华县二街社区修改村规民约,定期为思源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开展主题普法讲座,为组建校园法律社团群策群力;法学院协助南华县建设专家智库,并以法律援助为核心发力点,汇总整理后推出案例集,目前已交由南华县政法委参考……“我们会毫不动摇地在以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实践团的话语掷地有声,信念坚定不移。

 

感悟:燎原星火擦亮法治名片

 

“依托于法科生的专业优势,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做点实事。”被问及实践活动的亮点时,韩东辰这样说道。在实践之初,实践团也曾设想以直播助农、造桥修路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过程则让实践团对于时代需求建立起更深刻的认知,在物质条件快速改善的后脱贫时代,让上层建筑与经济建设相匹配是同样紧急且重要的任务。于是这群心怀理想的法科生选择扎根基层,依托于东南大学的支持,向上构建法治辐射体系,向下聚焦个案解决群众问题,以可推广的理论框架辐射多站点,让南华县法治建设全面开花。

 

热线电话这头仍有回音,法援交流群里消息不断,公众号上的提问总有答复,助力乡村振兴的队伍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乡镇在学习南华县的法治建设经验。韩东辰在采访中提到,实践方案中的“多站点”是对于基层法治建设的美好愿景。我们可以期待,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一个个协议落地生根,先进的法律体系会覆盖南华县的每一座村庄、每一片社区、每一个学校、每一寸土地,进而孕育出现代法治文明与当地民族乡情和谐共生的新生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