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478697.jpg)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5046.jpg)
卡塔尔教育城体育场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996508.jpg)
港珠澳大桥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382924.jpg)
粤港澳大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510579.jpg)
张靖皋长江大桥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639997.jpg)
北京大兴机场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989870.jpg)
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671509.jpg)
秦山一期核电站延寿项目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307148.jpg)
南京佛顶宫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949897.jpg)
南京金融城二期工程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642926.jpg)
无人月球科研站构建
![](/data/attached/image/2023/10/21/20231021004929_703464.jpg)
昆山市城南圩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第一大单口径望远镜。我院郭正兴、罗斌教授团队承担了拉索疲劳等前期研究,提供了索网施工整体技术方案,并与朱明亮副教授共同为索网使用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为FAST工程的建造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卡塔尔教育城体育场是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罗斌、郭正兴教授团队开展了分析方法及建造技术的研究,保障了预应力结构施工过程的结构安全性,以高效率和高精度圆满完成了索承网格结构的绿色施工。
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标志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我院龚维明/戴国亮教授团队承担该项目超长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升了我国超长沉管隧道建设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大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大桥是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采用了我院吴智深教授、汪昕教授团队创新开发的高性能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网格及其混凝土结构增强技术,解决了严酷海洋环境下重大桥梁工程的耐久长寿命和韧性提升重大难题。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主跨2300米,为世界最大跨悬索桥。我院龚维明/戴国亮、刘钊、王景全、王浩教授团队分别承担了智能后压浆技术、新型主缆锚固体系、刚度标准、超长吊索抑振等技术攻关,为世界第一大跨桥梁高质量建设贡献了东大智慧。
北京大兴机场为4F级国际机场,也是全世界最大机场,被誉为“新国门”,工程项目创造了40余项国际国内第一。我院校友束伟农团队提出了C形柱支承自由曲面大跨度钢结构,研发了超大平面结构隔震技术,为航站楼结构设计作出重大贡献。
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是非洲重要的航空枢纽和中转港。新扩建工程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我院郭彤、龚维明/戴国亮教授团队分别承担结构减震设计、基础自平衡测试和智能后压浆工作,有效提升了该工程的地震韧性并保障了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
秦山一期核电是我国首个申请延寿的核电项目,我院校友曾滨团队采用预应力测评技术和服役时空效应分析评价预测成果,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为我国核电延寿监管体系建立和后续核电延寿提供技术支撑,成果推广至我国其他核电的预应力监测评价中。
佛顶宫建于南京牛首山顶150米废弃矿坑内,是大型现代宗教建筑项目及世界佛教圣地。我院冯健教授承担地下六层预应力设计与施工,郭正兴教授团队进行了佛顶宫铝合金大穹顶健康监测,解决了80米深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难题。
南京金融城二期工程总高416.6米,是地标性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我院吴刚教授团队开发了结构-设备-人员三端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监测可视、分析精准、预警及时,为超高层智能建造提供了强力支撑。
月球科研站构建是深空探测的前沿科学任务及各航天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院徐赵东教授团队主持无人月球科研站构建的两项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可重复着陆减振和月基装备体-足/机具-月壤耦合动力学研究,为无人月球科研站构建奠定基础。
昆山市城南圩水环境整治工程涉及圩区 5400亩、7条河道总长5.12公里,按傅大放教授团队提出的“源头减排、旁路自净、循环增容”的技术路线实施,于2018年4月建成,至今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成为全国黑臭河道治理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