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暨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我校举行。典礼现场,与会领导和嘉宾为荣获“数模之星”冠亚季军的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颁奖,并对200支获得一等奖和16支专项奖的团队及部分个人,以及命题专家、先进个人与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
这项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诞生20年之后重回发起地东南大学,共吸引了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50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9898队选手参赛,历经网上和集中评审近两个月的阅评,共评选出6841件获奖作品,其中评选出全国一等奖200队 (获奖比例为1.01%),二等奖 2659队 (获奖比例为13.36%),三等奖 3981队 (获奖比例为20.02%)。总获奖队数6840队,总获奖比例为34.3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黄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唐继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舒慧生、副秘书长赵瑜,南京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张新年,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上海市学位办原主任束金龙,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友莲,东南大学原副校长金保昇以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科学出版社等单位及部门负责人,东南大学相关院系、职能部处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吴刚表示,2003年,由东南大学发起并主办“南京及周边地区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启了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篇章。20年后的今天,该赛事又回到东南大学承办。吴刚说,要加强基础研究,必须持之以恒地发展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而举办数学建模竞赛能够提高广大在校研究生利用数学理论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青年学子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将基础研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袁靖宇表示,时隔20年,东南大学再次举办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这既是东南大学的机遇和荣幸,也是参赛师生与江苏的学术缘分。东南大学要会同相关高校,以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为样本,进一步研究和把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舒慧生表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旨在为广大研究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探究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搭建平台,助力基础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希望通过竞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工作,努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创新贡献。
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通过视频致辞。数学肩负了 “基础科学最重要的基础”。他说:“对我们来讲,不单要肩负自己的前途,也要晓得,中国科技的前途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有责任让数学成为一个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阵地,让我们的学问能够支持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支持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策源地。”
唐继卫希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办赛初心,在认真总结数模竞赛二十年办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寻竞赛服务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将竞赛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更紧密的结合,将数学建模竞赛越办越好,为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金石宣布了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结果,北京理工大学“京工数学建模队”、东南大学“蔚蓝天空队”、西安交通大学“饮水思源队”分别获得本届大赛的最高荣誉———“数模之星”冠军、亚军和季军。与会领导和嘉宾为荣获“数模之星”奖项的队伍以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功勋奖、卓越成就奖、卓越贡献奖,和优秀命题专家、“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单位”“数模竞赛”一等奖的老师和同学颁奖。
在会旗交接仪式上,东南大学金石将会旗交给竞赛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舒慧生手中,下一届竞赛承办单位山东大学吴臻接过竞赛会旗并作了表态发言。
12月17日,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九龙湖校区召开。副校长金石作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年十大经验、五大成果及三大挑战,全方位展示了数模竞赛育人的实效和特色。他说,通过数学建模,构建了育人新模式,营造了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20年来,东南大学作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主动探索面向未来的领军人才“育人之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据悉,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从2003年至今,参加研究生数模竞赛的研究生已超过43万人次,从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数模人。他们积极投身于各行各业,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