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持续深化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加速培养产业创新发展关键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使人才“第一资源”真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要素。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主导,人才支撑是关键。我校要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建好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国家集成电路学院、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等,培养更多活跃在科技前沿、真正服务产业所需的领军创新人才。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抢抓历史机遇,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源头创新。将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建设毫米波、移动通信、数字医学工程等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首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培育更多颠覆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将主动问需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将东大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动能、新支撑,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潘玉峰表示,对于高校科技人员来说,培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为未来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度参与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去,为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花为说,我们将坚定信念、提振精神,怀着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的决心和赤忱奋战在科研、育人第一线,推动学科成果深度融入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营造氛围、增添素材、贡献力量;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建春说,我们要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持续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兴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努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王宇轩说,2024年全国两会处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超然说,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了解到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先进生产力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我相信全国两会将进一步凝心聚力,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信心和力量,让韧性生长的中国经济再迎春风十里百花开。作为青年学子,我将满怀正气,夯实内功,应时代潮流日新,行人间正道致远,让青春在党旗下闪耀!
自动化学院2022级硕士张恒说,作为高校青年工科学子,我们应当清晰地意识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青年学子应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面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奋发图强,激昂进取,努力锤炼科研本领、夯实实践能力,力争在专业领域内干出“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提升贡献自身力量!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吴之海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发展之路,要紧紧抓住原始创新,推动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让科技锻造“硬实力”;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产业协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青春有为,人生无悔,作为东南大学电子学院研究生,我将以全新的视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孙 艳 东 萱)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