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
本报讯 5 月 26 日,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 。 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Thomas ChristianSüdhof,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国家卫计委原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南京市委常委、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陈润生、侯凡凡、程和平、卞修武、樊嘉、滕皋军、王建安、郑海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刘志红、程京、詹启敏、邬堂春、吉训明、王振常, 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小元、NassarNavab,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Jian Li,东南大学副校长钟文琪、邱海波等出席活动。 邱海波主持大会。
韩启德在讲话中指出, 东南大学在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方面做出全面思考和深远部署, 体现了学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东南大学实施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 东南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家队的重要成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尤其在电子信息、医工融合等领域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韩启德对东南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东南大学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多做前瞻性探索,打造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学术特区。 二是希望东南大学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研究, 充分发挥学校工科学科群的强大优势, 在医工结合科技创新方面聚力进行原创性、 引领性科技攻关。 三是希望东南大学进一步加强医学基础学科建设, 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黄如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是学校 122周年“学术校庆”系列活动的首场盛会,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她说,健康是生命之本,医学是生命之学,是学科交叉的起点和终点。 数智赋能、创新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正全方位、 全周期支撑护佑“大健康”领域的焕新、可持续发展,对医科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交叉成为医科发展的主要特征、 重要动能和必由之路,“医学+X”“X+医学”双向奔赴的时代已经到来。
黄如指出,大医科之“大”,在于多学科交叉融合。 医工交叉是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之一。 工科不仅可以帮助医科完成一段航程,还可持续为其开辟新的航道;医科为工科提供了无限丰富的选题来源和应用场景, 且赋予了技术更佳的方向感和归属感。黄如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学科特色与发展规划,并指出对东大而言,聚力发展大医科,大力促进医工融合,既是国之所需,也是学科发展时之呼唤、学校发展势之必然。 当前,学校正战略性重构江北校区,整体置入医科、 生命科学学科和工科等相关学院,着力构建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大医科”及医工交叉新模式,打造医科发展的“战略先导区”。
黄如说,东大医学一头连着健康中国、一头系着教育强国, 承载着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使命。 她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引育、科研创新、开放合作等角度对大医科发展提出工作要求,强调要始终保持“为人”初心,做有温度的医科,将东大医科打造成“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健康南京”的“金名片”,与地方政府、兄弟高校等共同谱写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推进的崭新篇章,合力为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如、 滕皋军为医学与生命科学部揭牌。 该学部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术治理体系,推动大医科建设, (下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