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4-11-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校召开2024年行政月度会(第五场)专题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号工作”

   期次:第1532期   

本报讯 11 月 28 日下午,校长黄如主持召开 2024 年行政月度会(第五场),会议围绕以吴健雄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改革为先导,超常规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部署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号工作”。 校领导黄大卫、高立国、钟文琪、孙立涛、金石、邢纪红,各院系院长(系主任),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副校长金石首先作题为“以吴院未院改革为先导, 超常规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报告。 他分析了目前吴健雄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现状和改革要点,并提出要通过专业结构重构、 培养模式变革、知识结构重建、AI 赋能、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回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培养出胜任创新发展需求的未来拔尖人才,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殷国栋作题为 “调结构·改模式·强机制———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和实践”的汇报。 学生处曲栩作题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汇报。 人事处吴在军作题为“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驱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汇报。 研究生院耿新作题为“构建‘3+4’本博贯通培养‘特区’———超常规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汇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汤勇明作题为 “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行动”的汇报。 能源与环境学院肖睿、 法学院熊樟林围绕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拟调整方案、AI 赋能、学科交叉路径、 课程改革等方面作了交流汇报。

 

新生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数学学院、附属中大医院、建筑学院、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等学院负责人分别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视角提出意见和建议。

 

黄如指出, 当前国家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 本次会议是东南大学在新阶段、 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担当教育强国使命责任,以新理念、新举措全方位、 体系化部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学校人才培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强对人才培养 “一号工作” 理念的高度共识,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是教育任务,更是重要政治任务,要前瞻谋划,培养未来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提升高等教育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黄如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回归“三问”,深思考、强聚焦人才培养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第一,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持为党育人,不断改革提升思政课程质量,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为国育才,做好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让学生具备真才实学。

 

第二,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面向未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四力”,数智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交叉思维“四种思维”,健全人格、健强体魄、健康心理“三健”,培养好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要回答好“怎样培养人”。 一是要坚持质量至上,各部门、各院系要深入落实“课比天大”,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抓实抓细“第一课堂”,尤其是为大一学生配备最好的老师,做好“首开课专项行动”、教师AI 专题培训等,并完善提升质量保障体系;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要不断提升, 导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与人文关怀并重, 构建和谐导学关系。 二是要做好体系与模式改革,坚持“四力”导向、“四维”导向、“需求”导向, (下转四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