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 月 16 日, 2024 南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季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校党委书记左惟,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沈学础等 800 余名海内外院士、重点高校院所教授专家、科技企业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左惟在致辞中表示,东南大学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长期以来, 东南大学与南通强化双向赋能, 保持着密切而广泛的交流合作。 自从去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校地务实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展望未来, 东南大学将继续紧密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赋予南通的任务和南通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东南大学优势资源,高标准推进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建设, 为南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期待南通及社会各界和东南大学深化协同创新, 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合作,更好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融通创新。
张彤在讲话中感谢了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南通发展的关心支持, 介绍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她指出, 南通将充分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积极性,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的内涵型增长。 她期待高校院所更大力度支持南通创新发展,携手打造产学研合作的试验场和转化地。
会上, 东南大学与南通市政府共同启动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设施预研项目。 项目发挥南通沿海地区冷能丰富的独特优势, 通过模拟极地陆域典型的复杂恶劣自然条件, 为极地与极端环境条件下的人员-装备-设施相互耦合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工程保障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环境条件, 致力于建成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 助力我国攻克极地装备相关技术难题。 项目前期依托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开展, 该院于今年正式启动建设并投入使用,研究院秉承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着力发展“海洋技术与工程”重点领域,率先发力新质海工装备,协同“极地大科学装置”布局海工建造和新能源,服务国家战略。
据悉, 本次南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季将举办多场产业主题活动,围绕清洁能源、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等领域,陆续开展一系列产业创新对接活动。
(东 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