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都会,江左文枢。南京,虽从未踏足,但却如此亲切;东大,虽从未谋面,却是我心中的执念。
这执念源自三年前。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自从听到了这首校歌,我便爱上了南京,爱上了东南大学。仲秋,申博未定,我决定去南京,看一看这位远方的亲人,还要去东南大学,寻一寻我梦中的学府。
说走就走。 沿着 G36 宁洛高速公路,从西北端的洛阳驱车驶向东南端的南京。出洛阳百余里,便是辽阔的黄淮平原,一路畅行无阻,两侧风景尽收眼底。 进入南京市界,景色焕然一新,远处青山拔地而起,老山、幕府山、钟山先后映入眼帘。紧接着过长江大桥。 桥上士兵把守,雕像肃穆威严,两岸车流往来不绝。 桥下,即便上游旱情严重、来水量小,江面依旧宽阔,船运繁忙、川流不息。
家乡“东揽嵩岳,北拥黄河”。只知江苏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的省份,不知南京竟与家乡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山川。 这里的景象对于我来说是如此亲切, 难怪历代文人来南京后会发出相似的感慨:许浑说,金陵“唯有青山似洛中”;王奕说,“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李太白也感叹这里“山似洛阳多。 ”
傍晚时分, 我独自在四牌楼校区的围栏外漫步。 路边的水杉和雪松高大挺拔, 围栏上的校徽古朴典雅, 围栏内的建筑厚重端庄, 三者相得益彰。 忽然,几道残阳投射到校徽之上,为她增添了几抹淡妆。夕阳也铺满了人行道,让我坚定地跨过路口、奔向远方。
晚饭后, 我与附近小区的居民一起在楼下赏月。 月光在几片薄云的散射下格外明亮。 “月是故乡明”,我不禁回顾起历史上南京与洛阳的千丝万缕,追忆这月光见证下的南京城的千古兴亡。那一刻,我仿佛像当年南迁的士族一样,前途未知,迫切想要在此建功立业,延续王朝的辉煌。
随后, 我乘电梯到住所顶层向西北方眺望,眺望被青山遮蔽的家乡。感谢青山陪我度过这月圆之夜,愿你万古长青,祝我如愿以偿。 此刻,《校歌》再次在我耳边回荡。 我循着格律,试填一首《临江仙》,以抒感怀:昨日龙门煮酒,今宵国子挥毫。三千里路踏云霄。英姿平公瑾,博古比张昭。万里江山如墨,秦淮更显妖娆。东风不愿锁二乔。但求杏林暖,持杖战明朝。
(作者系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御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