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5-03-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期次:第1538期   


本报讯 3 月 29 日,ICT 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华为 ICT大赛中国总决赛在我校举行。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孙友宏,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任利华,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潘漫,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曹既斌出席活动。

 

陈之常在致辞中表示,南京正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在这些方面,南京政府与华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希望双方构筑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 AI 产业、工业软件、软硬件协同联合创新等方面再创佳绩,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孙友宏在致辞中表示,要构建“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产教融合至关重要。 东南大学通过共建 ICT 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举办 ICT 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前沿技术、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 助力学生在 AI 时代的浪潮中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未来,学校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潘漫表示,此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创新实践和学习交流平台,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待更多高校和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曹既斌在致辞中表示,华为始终坚信“技术为根,实战为魂,产业牵引”,始终坚持深化产教融合、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实战育人,与全国 650 多所高校建立 ICT 学院,并通过虚拟教研室、AI 实习生计划、 创新训练营等项目, 让 20 多万名学生在实战中掌握前沿技术。 未来,期待与更多高校开展合作、融合创新,共同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作了题为《以数据洞察先机,以智慧赋能教育》的报告。他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应从知识体系、教学方式、教师角色、教育治理模式、评价方式出发,重塑教、学、管、环、评环节,进行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发展。

 

东南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东南大学在 AI 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执行秘书长、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分享了数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 华为 ICT 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裁彭红华作了题为《产教融合,助力 ICT 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的演讲。

 

活动现场举行了“昇腾 AI+DeepSeek 成果发布仪式”,陈之常、孙友宏、潘漫、曹既斌共同发布基于昇腾 AI+DeepSeek 的大模型。 东南大学开发出的“医擎”(YQ-Med)重症大模型、医道星途医学教培智慧平台,实现了创新成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

 

现场还发布“新工科产学合作数字教材建设项目”基础软件系列。在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讨论环节,行业领袖、高校教师等就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要持续践行产教融合,促进 ICT 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助力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

(陈雨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